以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教育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國式教育現代化以新的內涵特征、歷史使命與發展路徑。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石。實現中國式教育現代化必須著力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和重構高質量教育體系。
面向新征程,北京師范大學師生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給“優師計劃”師范生回信精神,傳承百廿師范育人優秀傳統,牢記新時代教師教育職責使命,助力全面提升國民綜合素質、積極推進教育優質均衡轉變、奮力促進科技教育深度融合,以教育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國民素養全面提升的現代化。建立高質量教育體系是提高國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北京師范大學立足現實基礎和學科優勢,穩步推進“全民教育”工程,基于科學研究實施提升國民素養的各項舉措。一是加強國民素養組成要素與養成規律研究。構建新時代大中小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晰新時代國民素養組成要素。二是完善輻射各層次教育的課程體系。牽頭開展大中小學教材課標研制,開發覆蓋各年齡層的國民通識教育學習資源。三是構建服務全生命周期的終身教育體系。針對兒童青少年群體,加強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模式形成等研究。針對中青年教師群體,依托“國培計劃”推動教師培訓綜合改革。四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進一步鞏固和增強國際漢語腦科學研究中心的地位與優勢,做好大中小學中華文化教材建設。五是優化少數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體系。
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現代化。實現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轉變,是民之所需、國之所向。北京師范大學深入實施“優師計劃”,大力推進“強師工程”,培養更多在基層教育領域留得住、干得好的“四有”好老師。一是增數量,大力選拔樂教適教的師范生。“十四五”期間擬覆蓋全部脫貧縣及中西部陸地邊境縣所在省份。二是提質量,增強師范生善于從教的硬實力。優化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創新教育教學實踐模式。三是蓄能量,筑牢師范生常學優教的基礎。實施“啟航計劃”,從資金支持、職后培訓等方面做好全周期幫扶;實施“教師能力提升計劃”,推進基于項目縣為基礎的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學、教師發展機構“四位一體”協同育人;推進“四有”好老師獎勵計劃,探索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中小學“結伴成長”機制。
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科技教育深度融合的現代化。面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提出的一系列重要任務,北京師范大學以“互聯網+教育賦能工程”進一步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一是推動智能技術與教育改革深度融合。大力推進“5G+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區塊鏈+智慧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廣泛使用。二是促進教師教育適應數字化發展變革。進一步提升教師數字素養,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支撐教師教育職前職后一體化改革。三是加強合作,構建智慧教育新生態。在智慧教育戰略驅動下與政府、企業和中初教育單位等加強合作,共同推動智慧教育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盛德勵耘 譜寫新華章——北京師范大學師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日前,由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舉辦的“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二十講”首場講座舉辦。中國文藝評論(北京師范大學)基地揭牌儀式暨“文化自信自強與中華美學精神”學術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詳細] -
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宣傳思想戰線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緊密聯系廣大干部群眾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開展宣講。[詳細] -
從一場拔河比賽說起
11月初,記者曾跟隨黨的二十大代表、同德縣尕巴松多鎮貢麻寄宿制小學教師劉秀青到過秀麻鄉斗后索寄宿制小學,而今再次走進秀麻鄉采訪,又多了一些不一樣的情愫。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