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3年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在廣安市啟動 提供就業崗位2.6萬余個
29日上午,四川省2023年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暨成渝雙城經濟圈勞務協作·東西部勞務協作專項服務活動在廣安市啟動,來自浙江、福建、重慶、廣東等省(市)及四川省內共251家用人單位帶來2.6萬余個就業崗位,現場吸引近2萬名群眾參與求職招聘,當天達成就業意向協議3941人。
“我有電工證,想深入了解一下這個崗位。”在華強方特(寧波)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臺,來自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的蘭繼文填寫了求職意向表,并與招聘人員添加了微信好友。蘭繼文前幾年都在浙江的建筑工地務工,去年考取了電工證,現在有技術、有證了,就想著“持證上崗”當一名技術工。
招聘活動現場還設置了直播帶崗、政策咨詢、證照辦理、職業指導、特色勞務品牌展示等功能區。“我想應聘一份家政工作,咨詢職業指導后發現,現場適合我的崗位還不少,我向3家公司提交了求職意向表。”47歲的求職者羅明群表示,之前在廣東做家政,現在想回廣安上班,經過現場初步交流,有兩家公司向她發出了入職邀請。
廣安是勞務輸出大市,常年轉移農村勞動力150萬人以上,主要務工地為廣東、浙江、福建、重慶等地。基于此背景,廣安當天與珠海、福州等8地簽訂了《市際勞務協作框架協議》,通過政府間建立勞務協作機制,搭建就業服務平臺,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優質就業崗位和技能培訓。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當天,廣安市發出前往廣東、浙江、福建等地“點對點”返崗專車6輛,288名外出務工人員搭乘專車開啟了新一年的奮斗。“這是我第一次乘坐返崗專車,充分感受到了家鄉對我們外出務工人員的關懷。”廣安市前鋒區外出務工人員劉盛全表示,專車可直達東莞的工廠門口,省事又省心,溫暖又踏實。
數據顯示,2022年,廣安城鎮新增就業4.6萬人,脫貧人口外出務工11.14萬人。今年春節前后,廣安利用務工人員返鄉潮這一契機,多舉措“留人栓心”,摸排出節后省外就業意愿203364人、省內就業意愿113656人,累計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74場次,組織60余家企業參加直播帶崗,提供崗位5000余個,吸引48萬余人參加,現場達成就業意向7242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黃河流域九省(區)同播民歌春晚 推動黃河流域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這是一次黃河流域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春晚。”山西省文旅廳副廳長張志仁17日表示,借此契機,希望黃河流域九省(區)不僅可以聯合制作精品文化節目,更要共同推動黃河流域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詳細] -
四川阿壩:高原“歌唱家”搶救珍貴藏族民歌
近日,四川阿壩壤塘縣壤巴拉川西北民歌傳習所傳出悠揚山歌聲,這是該傳習所華科藝術團在春節前的最后一次排練。為了趕上這次排練,40歲的達瓦江參專程從幾十公里外的牧區趕到縣城。[詳細] -
皮洛遺址之后 四川發現舊石器時代又一重要大型曠野遺址
四川遂寧市桃花河遺址暨四川舊石器時代考古成果專家研討會10日在四川射洪舉行。會上公布了遂寧桃花河遺址考古重大發現——發現手斧、手鎬、重型刮削器以及南方曠野遺址中罕見的動物化石等遺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