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將開展“資金+物質+服務”社會救助模式
為做好困難群眾關愛幫扶工作,2022年,拉薩市民政局多措并舉、主動作為,扎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社會救助的精準度、及時性、規范化明顯增強。2023年,拉薩市民政局將持續高度重視社會救助工作,聚焦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不斷完善機制、落實政策、規范管理、強化服務,為全市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據拉薩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拉薩市民政局提高救助保障標準,城鎮和農村低保平均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974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達到每人每年5160元;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年14461元和7740元;城鎮低保邊緣家庭生活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00元;臨時救助年最高救助標準個人達到5000元、家庭達到10000元。全年共為6771戶11449人兌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資金7196.4萬元;為1234名特困供養人員兌現供養金1160.3萬元;為198戶523人兌現城鎮低保邊緣家庭生活補貼62.76萬元。對低收入家庭中依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一、二級重度殘疾人和重病患者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按照當年城鄉低保標準的平均補差進行保障。2022年,新增城鄉低保單人戶25戶25人。
該負責人介紹,拉薩市民政局加大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的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力度,實行“逢進必核”,確保社會救助對象認定準確、高效、公正。2022年,拉薩市民政局通過核對平臺系統共累計核查救助對象家庭經濟狀況721戶,按照“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的工作機制,嚴格執行城鄉低保對象的復核工作制度,定期開展復核復查,及時做好低保清退納保工作;建立城鄉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數據庫,通過“線上監測預警+線下走訪核查”聯動防漏措施,加大救助對象動態調整,完善城鄉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2022年,拉薩市低收入動態監測人口691戶2628人。
疫情期間,拉薩民政部門及時公布了救助熱線,堅持24小時暢通,通過救助熱線,累計接聽受理4.6萬次,實施救助2.8萬人次。此外,拉薩市民政局加強與人社、醫保、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部門的數據對接,細化工作措施、擴大救助范圍、強化工作協同。該負責人表示,2022年,拉薩市民政局共為1.6萬余名困難群眾兌現一次性生活補貼1211萬余元;為1836名失業困難人員兌現臨時救助金198.9萬元;為38名80歲以上新冠確診患者兌現一次性生活補助金11.4萬元。
2023年,拉薩市民政局將持續高度重視社會救助工作,制定出臺《拉薩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實施細則》《拉薩市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管理辦法》等政策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制度體系,推動社會救助信息資源共享,建立統一的社會救助信息平臺,實現救助信息比對和動態監測力度的完整性。同時,拉薩市民政局將針對困難群眾的需求變化,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救助事業,開展“資金+物質+服務”的社會救助模式,提升救助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拉薩市全力以赴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
2022年,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在區、市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改革創新破題、以精細舉措賦能,在圓滿完成就業指標任務的同時,多項工作向高質量發展轉型。[詳細] -
武警西藏總隊拉薩支隊“紅肩章”宣講隊 深入定點幫扶村開展宣講和慰問活動
近日,武警西藏總隊拉薩支隊“紅肩章”宣講隊深入定點幫扶的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巴洛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并開展捐資助學及新年慰問活動。 [詳細] -
愛心傳溫情 服務暖民心
“社會工作者是西藏基層社區服務、社會治理與發展的新力量,被基層群眾理解、接納仍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我們有信心通過我們的認真、負責、努力為社區群眾服好務。” 社會工作者德慶卓嘎介紹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