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100%
2月9日,教育部舉辦吹風會,介紹一年來推進教育數字化進展和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籌備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東斌介紹了一年來一體化推進基礎教育數字化建設與應用的相關舉措。
朱東斌介紹,一年來,基礎教育領域按照“應用為王、服務至上、簡潔高效、安全運行”的工作要求和思路,一體化推進基礎教育數字化建設與應用,數字化基礎條件明顯改善、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不斷豐富、教學融合應用更加廣泛深入、師生數字素養技能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99.9%的學校出口帶寬達到100M以上,超過四分之三的學校實現無線網絡覆蓋,99.5%的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中小學數字化教學條件全面提檔升級,基本形成了網絡覆蓋完全、線下多媒體教學空間和網絡教學空間融合的泛在化學習環境,有效支持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為深入實施基礎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朱東斌介紹,2022年3月,教育部將原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改版升級為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這些優質資源有效服務了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教學改進、農村優質資源共享和家校協同育人。地方和學校也在不斷豐富資源,資源數量與質量不斷提升。”
朱東斌介紹,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在持續豐富資源的同時,還特別注重以需求為導向擴展功能、擴大應用。出臺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運行管理辦法(暫行)》,為平臺建設應用建立制度保障;開發了手機APP及用戶注冊功能,強化了平臺交互功能,增加了平臺直播功能、資源評價功能、應用數據分析功能,設立了兩批平臺應用試點,不斷總結推廣應用典型。“數據顯示,平臺瀏覽總量急劇上升,截至2023年1月31日,注冊人數7251萬,形成規模巨大的教育資源數字化中心和服務平臺。”
朱東斌表示,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和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有效激發了廣大師生的學習應用熱情,一大批教師能夠比較熟練地融合運用數字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教育部和各地各校通過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設立實驗區實驗校、“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等工作項目,加大了對師生數字素養培養培訓和帶動提高的力度,“師生的數字素養和應用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對校園防控提出具體操作指南
再過幾天全國大部分的學校就要開學了,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對校園疫情防控做出了一些具體的指導。 [詳細] -
合肥社區醫生當校醫 中小學配備除顫器
2月6日,安徽省合肥市中小學春季開學第一天。在合肥蜀山區西園新村小學南校,回到學校的師生們看到的是嶄新的校園醫務室。[詳細] -
新春再出發!——全國多地中小學春季開學見聞
6日,我國不少地方中小學開啟了新學期。踏著春天的腳步,多地中小學生背上書包,走進裝扮一新的美麗校園。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