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有感”·“有效”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證。
近年來,阿里地區各級駐村辦、駐村工作隊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依托深入開展“學習貫徹二十大 牢記使命建新功”主題實踐活動,突出“有形”“有感”“有效”,強化干部駐村工作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中的積極作用,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突出“有形”——
以組織統領樹牢民族團結“風向標”
近日,記者來到阿里地區噶爾縣獅泉河鎮藏布居委會時,這里正在開展社區民族團結聯誼活動,院內洋溢著歡樂融洽的氛圍。
據了解,該居委會生活著漢、藏、維、蒙、回等15個民族,轄區常住人口2萬余人。每年居委會都會舉辦新年團拜會和各族群眾代表聯歡座談會、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表彰大會,對民族團結工作有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和集體進行表彰。藏布居委會各族群眾團結友愛的故事,是阿里地區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阿里地區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作為駐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做到領導責任有形、推動機制有形、具體舉措有形,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向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拓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截至目前,阿里地區有25個村(社區)被評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社區),7個縣駐村工作總領隊通過實地走訪、交流座談等方式,深入145個駐村點開展調研26次,督促指導各駐村工作隊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突出“有感”——
以思想引領畫好民族團結“同心圓”
“來,大家跟我念,‘人民當家作主’‘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在措勤縣珠龍村活動中心,一場以雙語形式開展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課堂正在火熱進行中。
據了解,珠龍村駐村工作隊經常開展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活動,積極鼓勵村民尤其是村“兩委”班子成員、各小組組長等用國家通用語言進行簡單交流,說出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重點詞句并簡單解釋。駐村工作隊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同村民用國家通用語言對話交流,積極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更上一層樓”。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既要做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也要做“潤物無聲”的事情。阿里地區堅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借助“三個意識”宣傳教育,樹牢與黨同心、與祖國同向、與人民同行的思想認識。
自黨的二十大以來,阿里地區廣泛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主題宣傳、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等共計2024場次,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各類培訓1921場次,“三個意識”宣傳教育、“八五”普法等966場次,教育引導各族群眾在建設美麗幸福西藏、共圓偉大復興夢想的實踐中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突出“有效”——
以鄉村振興激活民族團結“紅細胞”
在日土縣熱角村,熱角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和村民正在1400多畝的高原苗圃基地澆灌新種下的樹苗,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據了解,駐熱角村工作隊凝聚多方合力,壯大村集體經濟,協助村“兩委”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精心謀劃制訂苗圃基地建設發展方案,于2017年起每年投入項目建設資金,持續壯大苗圃基地。截至目前,熱角村苗圃基地累計種植面積1460多畝,為本村群眾實現勞務用工1000余人次,累計增收30余萬元。
近年來,阿里地區各級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紐帶”作用,持續深入開展駐村干部結對幫扶和“黨員干部進村入戶、結對認親交朋友”活動,幫助農牧民群眾解決困難和問題462個,理清發展思路141條,實施經濟發展規劃75項,幫助57個村級黨組織興辦集體經濟組織75個、專業合作社73個,協助開展農牧民實用技能培訓59場次,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鄉村振興賦能,用共享發展成果、共圓偉大復興夢想的獲得感、幸福感,引導教育各族群眾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第十五屆西藏珠穆朗瑪攝影大展”作品選登
-
人行阿里地區中支不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人行阿里地區中支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基層央行分支機構,始終立足阿里地區實際,緊密結合履職需要,廣泛、深入、持久推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懷。[詳細] -
阿里地委宣傳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近日,阿里地委宣傳部講師團成員前往邊境小康村日土縣甲崗村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向搬遷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三個意識”教育以及搬遷相關優惠政策等內容。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