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全區文化工作會議召開 今年力爭文化產業產值增長15%以上
3月16日,西藏自治區全區文化工作會議在拉薩召開。會議系統回顧總結了2022年西藏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情況,并對2023年全區文化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會上,記者了解到,2022年全區文化系統有力落實“做大文化事業、做強文化產業、做優文化產品、做活文化市場、做亮文化品牌”和“七個一批”工作要求,開創了西藏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新局面。
據自治區文化廳廳長德吉卓嘎介紹,2022年西藏大力實施文藝精品工程,新創千部高質量優秀文藝作品,實施基層文化陣地建強工程。先后投入1.6億元,完成100個村級群眾性文化示范基地鞏固提升。舉辦線上線下各類培訓600多班次,培訓各級文化業務骨干達10萬人次。
同時,西藏大力實施文化傳播交融工程,圓滿完成與貝寧的部省合作計劃,依托各地文藝展演和非遺活動開展“文化西藏”系列直播160余場次,建成唐蕃古道、茶馬古道(昌都段)文物數字化展廳。在文化惠民工程方面,全區10萬文藝大軍完成文化惠民活動10萬場次,惠及人次超3000萬。
2022年,西藏還成功舉辦首屆西藏文化藝術節,開展主題文化活動16項,推出各類賽事展演300余場,超萬名演員選手登臺展示,評出各類藝術獎項82項。
德吉卓嘎表示,今年西藏將實施好文藝精品工程,扎實開展“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題創作,重點推出弘揚“老西藏精神”主題話劇《老西藏》,西藏首部兒童劇《特殊作業》,首部少兒藏戲《頓珠頓月》,音樂劇《再唱洗衣歌》等一批優秀劇目。同時,將精心籌備第二屆西藏文化藝術節舉辦工作,持續打造“中國西藏·扎西德勒”對外文化交流品牌,積極籌備開展中國西藏文化周活動。
在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方面,今年西藏將積極開展“四季村晚”“大地歡歌”等品牌活動,高質量開展好各類文化惠民活動不少于10萬場次。加強現代文化產業和市場體系建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帶動戰略,積極搭建銀企交流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同時,推進“文化西藏”品牌建設,指導全區文化企業開發各類文創產品不少于1000種,力爭年度文化產業產值增長15%以上。
今年,西藏將健全各級非遺名錄體系,抓實非遺資源普查。加大非遺生產性保護力度,做好西藏文物平安工程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體保護、石窟寺保護利用和邊境地區文物維修保護等工作。此外,還將實施好基層文化陣地建強工程,推進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建設,實施好城市“公共文化新空間”行動計劃。加快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持續推進在寺廟設立圖書分館、非遺館和古籍館。大力實施“百千萬”文化陣地建設,完成“千名文化館站長”和“萬名行政村文藝骨干”輪訓行動計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敦煌遺書數據庫”線上線下“上新”
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獻研究所所長趙曉星近日接受中新社、中新網記者專訪介紹稱,歷時10年建設的全球敦煌文獻資源共享平臺“敦煌遺書數據庫”上線半年以來受到好評。[詳細] -
北京市將逐步提高藝術類各專業高考文化課成績錄取分數線
北京市2024年將全面實施音樂、舞蹈、表(導)演、播音與主持、美術與設計、書法等6個藝術類專業全市統一專業考試。 [詳細] -
西藏小學里的藏語文教育
西藏現代教育從起步開始即堅持雙語(藏漢)教育,全面普及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主的雙語教育,鞏固完善雙語教育體系。在課程設置方面,西藏在小學開展加強藏語文、漢語文、數學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