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瓊結縣拉玉鄉派出所深入推進“平安義警”群防群治隊伍建設
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公眾參與社會治理機制,提升維護社會治安穩定能力,近年來,山南市瓊結縣拉玉鄉派出所立足轄區實際,深入推進“平安義警”群防群治隊伍建設,將公安觸角延伸至社會最前沿,形成轄區黨委領導、公安派出所牽頭、村居齊抓共管、社會力量填補空缺的多元共治局面。
全鄉抓好主動融入。立足“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要求,該派出所通過黨建引領,主動將警務融入黨建、融入村務,在全鄉5個行政村和轄區學校、企業等社會組織建立黨支部結對子,成立“平安義警”工作隊伍,由派出所包村民警擔任組長,有志于平安建設和警務志愿活動的村干部、黨員、退伍軍人、校園教職工、企業管理人員、熱心群眾等組成的義警力量。
全鄉抓好頂層統籌。在縣、鄉黨委和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組織領導下,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貫徹執行《瓊結縣開展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瓊結縣關于開展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網格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將“平安義警”人員力量納入智慧網格治理體系中,制定“1+1+N”工作模式,全鄉17個網格都配備包括專職網格警在內的1名專職人員、1名兼職網格員以及N名義警隊員,充分發揮“平安義警”在農村服務中的職能優勢,形成工作合力。
全鄉抓好亮點示范。拉玉鄉派出所“平安義警”在建章立制、組織領導、治安防控上充分發揮積極性,通過組建巡邏隊開展街面巡邏,協助加強對校園周邊、人員密集場所的管理、勸導,協助交警整治交通秩序,參加夜間巡防。強化宣傳引導信息收集,充分利用義警隊伍,收集治安亂點、黃賭毒、環保、食藥等案件線索,做到事前處置、防患于未然。此外,派出所還以點帶面做好宣傳,提高爭創“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建設的知曉率,切實打造體現特色的群防群治工作品牌。
全鄉聚焦警民一體。該派出所作為當地義警隊伍主管單位,結合各村居警務工作,創新支部結對共建“4+N”工作模式,即在村、企、校等N個重點部位建立起“一民警帶一輔警帶一支義警隊伍”的共建共治“一張智慧網”。目前,“平安義警”隊伍已發展到20人,其中村居義警隊5支、成立2支義警分隊(學校、企業各1支分隊),有效破解平安建設工作中警力少、警情多的困局。
全鄉聚焦融治并進。2022年以來,該派出所著力搭建義警與網格員機制融合、資源融合聯動平臺,通過打造“先行處置,敢于管事”的隊伍力量,有力筑牢群防群治人民防線。為確保轄區及周邊安全穩定,“平安義警”隊伍堅持與派出所民(輔)警、網格員緊密配合,應急響應、巡邏值守、防范宣傳、協助排查和化解矛盾糾紛、聯動支援等工作落實落地、全面開花,實現轄區刑事治安與糾紛警情零發生。
結合“平安義警”工作,該派出所創新“點單式調解”“鄰里和、村里調、所里解”工作法,將矛盾糾紛分級解決,把苗頭撲滅在鄰里間、把糾紛化解在村里面、把矛盾解決在基層一線。
鄰里和睦,重“德治”。派出所民警聯合“平安義警”積極入戶走訪,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規民約等加強宣傳引導,營造鄰里和睦的濃厚氛圍。結合駐村議事制度,聯同村干部、網格員等,多角度掌握和了解村民之間的矛盾,及時把隱患苗頭撲滅在鄰里間。
多元協調,重“自治”。該派出所在5個行政村建立起村民信賴的“平安義警”調解室,將“點單式調解”延伸到村居,義警隊伍聯同村“兩委”、人民調解委員會、縣鄉相關職能部門等,常態化共同開展矛盾化解工作。拉玉鄉白那村某村兩兄弟因父親去世后留下相鄰房子間的2平米土地而爭吵,矛盾激化繼而兄弟二人還大打出手。包村民警達瓦邊旦組織義警分別上門了解積怨的原因,通過兩兄弟及其親人、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拉家常式的交談,慢慢解開了爭吵背后的“心結”,矛盾也在談話中一點點化解。
壓實化解,重“法治”。經村里多次調解不成功需要到派出所處理的矛盾糾紛,民警和義警著重對雙方進行案例警示、普法教育宣傳,義警依托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結合村規民約和雙方訴求,引導糾紛事主在政策、法律面前作出退讓,逐步實現不再需要“所里解”的多元善治目標。2022年9月以來,該派出所民(輔)警與義警成功聯調矛盾10多起,全部不需要上升到派出所解決,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
大力發動最小應急單元建設。圍繞重點人員、重點部位、重點事件“三個重點”,充分發揮“平安義警”隊伍應急響應、巡邏值守效能,積極推動最小應急單元建設,逐步推廣建立重點部位內部應急處置力量與周邊群防群治力量齊頭并進。2022年9月以來,已在轄區學校、衛生院、企業等重點部位組建最小應急單元5個,開展應急處突演練集中培訓3次,各單元協助排查處置隱患線索20條。
多部門協調,共建平安鄉村。聯合鄉黨委、鄉政府、鄉司法所、村居“兩委”定期召開群眾座談會,聽取群眾對轄區工作的意見建議,通報各村居治安情況,分析問題、研究對策,讓群眾來評議“平安義警”工作,讓群眾參與到社會治理當中。截至目前,共接收辦結群眾意見建議12條,為基層穩定提供了堅強支撐。
強化引導激勵。積極協調縣委宣傳部,以瓊結縣“文化銀行”積分制的形式,根據義警提供的信息、線索,經查證屬實的由轄區派出所按標準申報積分獎勵,每次巡邏積分,可在網上銀行積分獎勵機制,30分以上可到指定超市兌換商品。據了解,目前,瓊結縣已對義警進行慰問,之后還計劃每年開展一次評先評優并集中進行表揚。
當前,拉玉鄉派出所“平安義警”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日漸突出,作為密切警民關系的和諧橋梁、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新生動能、助力織密“平安瓊結”建設群防群治網的中堅力量,義警隊伍蓬勃發展正當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3·5”學雷鋒日志愿服務示范活動啟動
5日上午,“志愿服務暖人心 雷鋒精神代代傳”——自治區“3·5”學雷鋒日志愿服務示范活動在山南市瓊結縣正式啟動。區黨委常委、秘書長達娃次仁出席啟動儀式,并為西藏自治區志愿服務隊授旗。 [詳細] -
西藏瓊結:挖掘搶救民間非遺 百余位民間藝人集中展示成果
記者28日從西藏山南市瓊結縣官方獲悉,瓊結縣自2022年12月開始,利用50多天的時間,先后在加麻鄉扎西村、金珠村、加麻村等挖掘、收集、整理加麻百·甲江、加麻“果諧”、瓊結“果孜”舞等優秀傳統文化。[詳細] -
小小直播間帶來大“錢”景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網絡直播帶貨并不陌生。瓊結縣達娃卓瑪抖音帶貨直播間讓瓊結乃至整個山南更多的特色產品走進了更多消費者視野,走入了互聯網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