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黃南:對口支援,一寸山水一寸情
四月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芳菲浸染。
從黃河岸邊到隆務河谷,從澤曲河畔到蒙旗草原,行走此間,春風吹拂,黃南蝶變。
記者日前從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獲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相關部委及央企全力以赴開展對口支援工作,積極構建人才、產業、項目、智力、文化等相結合的對口支援工作格局,將黨和國家的關懷轉化為黃南人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據悉,農業農村部安排資金594萬元,落實黃南州河南縣多松鄉多松村“萬只歐拉羊”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注冊農牧民專業合作社150家,建設完成標準化養殖示范場15處,成功創建國家級、省級、州級示范社43家。
中國出版集團堅持“中央要求、澤庫需要、中版所能”,累計投入幫扶資金3800多萬元,幫助帶動100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穩步脫貧,幫助100多人實現轉移就業,堅持把消費幫扶作為突破口和著力點,廣泛組織集團及所屬單位購買澤庫特色農牧產品,全力拓寬產品流通和銷售渠道。
為讓黃南州尖扎縣各族民眾吃上了“陽光飯”,中國華能集團投資尖扎灘鄉40萬千瓦“牧光儲”一體化項目,去年實現并網發電,光伏板上發電、光伏板下放羊,實現了生態與經濟“雙贏”。
中國人民銀行落實幫扶資金近400萬元,援建黃南州同仁市民族中學標準化籃球場2個、瓜什則鄉力吉幼兒園附屬工程、扎毛鄉希望小學教學樓等;捐資49.5萬元配備智慧教具,同時,探索發起“唐卡貸”等特色信貸產品,幫扶同仁唐卡產業蓬勃發展。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將援助資金靶向投放到澤庫縣當地特色產業發展,依托澤庫資源稟賦,聚焦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高標準打造牦牛、藏羊等農牧產品創新研發和農畜產品冷鏈集散中心,助力澤庫縣農業發展現代化和畜牧業轉型升級。
一組組數據,沉淀一幕幕華章。蓋學校、引項目、扶產業……數年如一日的幫扶努力,讓黃南大地發生了質的變化。
從城鄉基礎設施、美麗鄉村、生態保護,到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事業,一批批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項目相繼建成,有力地補齊了短板弱項,交上了一份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今年我們要在‘賣澤庫’(幫助宣傳推介澤庫優質農牧產品)‘買澤庫’(集團各單位和職工積極選購澤庫農牧產品)的基礎上增加‘說澤庫’,集中集團的文化資源、宣傳平臺和對外推廣優勢,讓澤庫縣的名片打的更加響亮。”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集團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常勃說。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鄧建玲表示,華能集團將精準把握尖扎“所需”、精心推動華能“所能”,在繼續推進整縣光伏建設的基礎上,通過人才交流機制對尖扎教育、醫療人員能力提升方面給予幫助,把兩地對口幫扶工作推向縱深。
來自各方的大力支持,匯聚成一股股強大的“硬核”力量。如今的黃南,一塊塊光伏發電板正熠熠生輝、一個個高標準畜棚拔地而起、一所所學校擁有了更加良好的學習和辦公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探訪青海傳統村落:新、舊轉換,描繪發展新愿景
傳統村落建成藏家樂風情谷,修舊如舊,守住一方鄉愁;改造農家小院,讓農村和城市沒有多大區別……在青海省歷史文化名城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傳統村落新、舊轉換,描繪鄉村發展新愿景。 [詳細] -
青海黃南藏戲亮相央視春節戲曲晚會
2月1日(農歷正月初一),黃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劇團(青海省藏劇團)在央視春節戲曲晚會中演出了黃南藏戲《最美格?;ā菲?,展現了黃南藏戲優美的旋律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詳細] -
青海省黃南州:民族文化進課堂
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熱貢藝術完全小學是一所民族學校,9月1日學校迎來新學期。為豐富教學內容,該校在文化課外還設置了“鍋莊”舞蹈課間操、繪本劇、唐卡繪畫、泥塑等民族特色課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