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教育

      藝術大美在民間——“首屆新時代西藏自治區民間文藝名家新創作品展”一瞥

      發布時間:2023-06-06 10:18:00來源: 西藏日報

        5月16日至30日,位于拉魯濕地公園附近的西藏雪堆白民間手工藝術學校,舉辦了一場匯集西藏民間文藝名家新創作品的“大美在民間”展覽。

        在這里,極富現實沖擊力和視覺效果的各種民間文藝作品,吸引了許多觀眾,不時駐足留影。

        這場由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區文聯主辦的“大美在民間·民族團結看西藏——首屆新時代西藏自治區民間文藝名家新創作品展”,旨在引導西藏民間文藝名家積極展示一批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體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優秀民間文藝精品。

        源自民間的創新作品

        此展集中展出了包括《消防唐卡組畫》《吉祥家園》《四季花》《蓮生雙體陶》《豐收》《祥云蓮花盞酥油燈》等60余幅(件)由西藏民間文藝名家構思創作的創新唐卡和玉雕石刻等作品。

        其中,由西藏雪堆白唐卡畫院雪齊烏崗巴畫派非遺傳承人嘎瑪丹增和白嘎嘎瑪嘎赤畫派第八代傳承人格桑共同繪制的《消防唐卡組畫》,榮獲中國民間文藝國家級最高獎項“山花獎”;青年畫家拉巴次仁的作品《吉祥家園》入圍“山花獎”;還有部分作品是西藏民間文藝名家近年來在唐卡和雕刻藝術領域的創新性發展和思考的代表性作品。

        據了解,《消防唐卡組畫》由西藏消防救援總隊構思,由西藏唐卡藝人傾力合作完成。6幅唐卡以傳統唐卡繪畫樣式,用豐富的色彩、細膩的筆觸,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寺廟文化建筑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要點、重點場所、消防安全注意事項和自救逃生知識。在傳統的筆墨間,注入了新時代、新生活的內容。

        專家表示,這組創新唐卡突破了以往唐卡的題材,為新時代推動唐卡藝術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及示范作用,因此,《消防唐卡組畫》從全國各省(區、市)技藝精湛、琳瑯滿目的文藝精品中脫穎而出,成為“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的獲獎作品。

        “這組唐卡畫的宣傳形式既吸引眼球又淺顯易懂,讓人喜聞樂見。”一位參觀者在現場表示。據悉,目前,這組唐卡已用作西藏全區寺廟文物建筑單位消防宣傳。

        《消防唐卡組畫》的兩位主創、西藏唐卡非遺傳承人嘎瑪丹增和格桑說,創作這組作品,兩人和各自的徒弟們一起花費近7個月的時間才完成。作為自小就從家族長輩處習得唐卡繪畫技藝,又先后來到西藏文化藝術中心的拉薩,學習最高唐卡繪畫技藝的工匠藝人,嘎瑪丹增和格桑都表示,希望在未來的唐卡技藝傳承中,賦予其更多的創新內容和方式,讓這門古老的藝術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命力。

        自治區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西藏自治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中心主任次仁平措表示,作品《消防唐卡組畫》用唐卡描繪了寺廟文物建筑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公共服務進行了巧妙的、有機的、具有民族特色與審美習俗的緊密結合,為西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可資學習與借鑒的新思路、新方法。

        源自家鄉的創作靈感

        “從小我就在日喀則這座民間藝術殿堂里東張西望,隨手撿起一些民俗活動的動人片段,用我的方式再現于畫布上。家鄉是我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畫家拉巴次仁坦言,他的作品《吉祥家園》的創作靈感,就來源于老家日喀則市江孜縣的一種民間符號。

        《吉祥家園》這幅作品形式美妙,內容豐富。透過這幅作品,仿佛民間傳統婚禮的喜慶場面,從質感的畫面撲面襲來。

        “從生活看到許許多多民間藝術精品,生活與藝術融為一體,從而展現了藏族獨特生活節奏和藝術創作方式。”看得出來,這是畫家拉巴次仁對西藏、對家鄉真實生活場景的又一場“寫實性的素描”。

        筆墨淋漓、線條流暢,描繪著喜慶的場面,整幅作品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將新鮮的素材注入其中,使創新與唐卡元素融合,讓人眼前一亮。

        也許,這正是《吉祥家園》帶給人們最初的感受。作品中的國旗、切瑪、銀行卡等寓意吉祥的元素,與傳統的吉祥八寶圖、分別著藏漢盛裝的男女,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呈現出極具民族特色的絕妙畫面。

        “這是一幅展現民俗文化的家園畫,也在一定程度上抒發了對家鄉的美好祝愿。”這是畫家拉巴次仁賦予《吉祥家園》的一份美好心情。作為觀者,我們從中感受到了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見證了新西藏的普羅大眾對日常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次仁平措認為,這批新創作品反映了西藏民間文藝名家的創新思維與實踐。他說,希望西藏廣大民間文藝家在各位名家的示范引領下,充分發揮民間文藝家的聰明才智,為西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出更大范圍的積極探索與實踐。

        源自古老文物的靈感之作

        在本次展覽上,唐卡勉薩派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貢覺杰的一幅新創作品《蓮生雙體陶》令人印象深刻。

        “好漂亮的藝術作品,古色古香,好像來自某個久遠的年代。”這是一位觀者對這幅畫作的直觀感受。

        貢覺杰說,創作這幅作品的靈感的確來自于昌都卡若遺址出土的雙體陶罐。

        據悉,出土于昌都卡若遺址的雙體陶罐,制造于新石器時代,被學界認為是新石器時代西藏地區陶器藝術的巔峰之作。因其悠久的歷史、精美的制作工藝、獨特的造型藝術和西藏早期本土文化的代表,被譽為西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作為日喀則市拉孜縣若錯勉沖唐卡世家第五代傳承人,自第一次看到這件雙體陶罐,就對其充滿了某種精神上的向往。

        經歷過自小學習藏族傳統唐卡繪畫技藝、出師后又成為西藏唐卡繪畫技藝的傳承人,貢覺杰認為,這件距今4000多年前的雙體陶罐,其出土年代和實物本身,剛好印證了藏族傳統鍛造技藝、陶罐制作技藝以及繪畫技藝的歷史悠久、造詣高深。

        “我從小就沐浴在傳統唐卡繪畫業的氛圍里,雙體陶罐這件古物對我的藝術審美影響深遠。”貢覺杰說。

        作為唐卡世家的傳承人,近年來,貢覺杰不斷嘗試用工筆畫細膩的筆觸,勾勒雪山、湖泊與森林……他的繪畫生涯,也在融入一種新的元素——寫生。借鑒國畫的一些方式,他又加入寫生的元素,山水、動物、花草等,在他的唐卡中盡顯靈動與活力。

        創作《蓮生雙體陶》時,貢覺杰從唐卡人特有的審美角度,賦予作品一些自身的思考,并著手進行創新性的手法。

        他首先將堪稱造型奇特、紋飾精美、工藝精湛的古色古香的陶罐繪制在畫布上,然后在其上插滿了大大小小的荷花。他說,他想以“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來表達一種心境。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從來都是多姿多彩的,而荷花上紛飛的蝴蝶和蜜蜂,則表達著56個民族共享文化成果的寓意。”他說,繪畫人的心境和向往,通過這幅作品予以表達。

        展會上,貢覺杰的另一幅作品——一組四幅創新唐卡《四季花》也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據悉,這部完成于2020年的作品,曾斬獲西藏文化旅游創意園區首屆藝術節藝術類作品金獎。

        源于一種新思維的新實踐

        除了創新性的唐卡作品和繪畫作品,此次作品展上還展出了許多玉雕和石雕作品。它們均出自西藏玉石雕刻技藝的傳承人嘎瑪杰才之手。

        作為西藏嘎瑪瑞巴玉石雕刻技藝的第六代傳承人,嘎瑪杰才的參展作品包括由象牙玉完成的《豐收》《猴子變人》《切瑪盒》等大件作品,也有玉石茶具以及象牙玉手鐲、串珠、掛件等作品。

        嘎瑪杰才所持的這項技藝早幾年前就入選了拉薩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作為這項技藝的非遺傳承人,他對玉石十分敏感,練就了一雙識玉慧眼。他知道最好的象牙玉在哪個海拔段、成色最棒的黑曜石藏身在哪里,他能從混沌的山石里分辨出璞玉。

        嘎瑪杰才認為,每一塊石頭都是有靈性的,也有自己獨特的個性。

        當嘎瑪杰才在布滿荊棘的高山上找到某個玉石時,他會觀察它們的成色、結構、特性,探知它們的內在,以便在不久的將來,用自身對美的詮釋和手藝,激活它們的美。

        “作品《豐收》的靈感就是糧食。糧食是人類生存之本,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談到自己的作品,嘎瑪杰才開門見山地說。西藏玉材石料資源和品類豐富,他很喜歡用西藏本地特有的玉材石料和本民族符號性的內容,來為這些玉石雕刻出生命的寓意與活力。

        《豐收》創作前,嘎瑪杰才花費了近半年的時間來篩選材料。最終,他鎖定了一塊象牙玉石。

        “為什么要選用象牙玉呢?”他問自己,也將問題拋向眼前的象牙玉。“因為象牙玉是西藏本土玉料,而且顏色呈純白色。純白色代表著純凈潔白的內心,這不僅表達純真的愛,而且在各方面都表達一種忠誠。”樸實的回答,道出了他心中深沉的愛。

        選中材料后,嘎瑪杰才花費兩個多月的時間,一邊雕刻,一邊在腦海里勾勒怎么設計才是對的。“它是玉料。因為在所有雕刻中,玉雕是不一樣的,玉雕要因料,因料就是用料來判斷它是什么東西,先選材料再設計樣式。”他解釋說。

        《豐收》在望。這是這件作品撲鼻而來的氣息。嘎瑪杰才在完成這件作品時,不斷地對其進行敲雕的手法,表達一種新時代的發展愿景。

        藏族民間諺語說:“與睿智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會變得聰明無比。”用自治區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次仁平措的話說,這些作品突出反映了西藏民間文藝名家的創新思維、創新理念、創新實踐,也能感知到西藏民間文藝名家們強勁的學習力、豐富的想象力、無窮的創造力。

        次仁平措表示,“大美在民間”今后將每年舉辦。西藏民間藝術家將以此為平臺,展現新時代西藏民間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西藏文藝從“高原”邁向“高峰”。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美女流白浆视频| 日本肉漫在线观看| 天天躁夜夜躁天干天干2020|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免费观看| 欧美特黄高清免费观看的| 免费看a级毛片|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软件| 天天拍天天干天天操| 中国熟妇xxxx| 无遮挡全彩口工h全彩|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欧美xxxxx69|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A级国产乱理伦片| 妇女性内射冈站HDWWWCOM|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花季app色版网站免费| 国产成人19禁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 一级做一级爱a做片性视频视频|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XXXX99真实实拍|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bbwbbwbbw| 自拍偷拍校园春色| 国产精品美女乱子伦高|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国产在线观看老王影院|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 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美女脱了内裤打开腿让人桶网站o|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中文字幕成熟丰满人妻| 日本免费色网站|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