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東:為敢想的人“開綠燈” 為敢干的人“兜住底”
“我們熱切期待各方英才認同海東、關注海東、加入海東、熱愛海東、扎根海東,在這片熱土上盡情釋放創新智慧,激發創新熱情,成就事業新輝煌。”3日,青海省委常委、海東市委書記烏拉孜別克·熱蘇力汗表示,海東市委、市政府將為敢想的人“開綠燈”,為敢干的人“兜住底”。
當日,以“智匯河湟才聚海東”為主題的首屆海東市人才交流會暨簽約儀式在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舉行,邀請青海省內外教育、衛生、農業農村、科技、企業經營管理領域的百余位專家教授參會交流。
素有“青藏門戶”之稱的青海省海東市,位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界地帶,是黃河流域河湟文化的發祥地、核心區和承載區之一,也是“唐蕃古道”和“古絲綢之路”南線的重要驛站,自古就有“海藏咽喉”之稱。
烏拉孜別克·熱蘇力汗介紹,今年適逢海東市撤地設市十年,十年來,海東市農業基礎地位更加穩固,工業經濟綠色轉型,現代服務業動能更強,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民生福祉持續增進,改革開放全面深化,全市傳統產業不斷升級,新興產業加速發展,青稞酒、富硒、拉面、青繡等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工業經濟量質齊升。
“當前,海東正處于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和建設產業‘四地’大有可為的新時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聚集人才、成就人才。”烏拉孜別克·熱蘇力汗說。
青海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任延明在發言交流時說:“青海大學將根據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堅持青海大學‘姓青名海’、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辦學使命,為海東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今天的人才交流會是海東市招募人才的盛會,充分展示了吸引人才、渴求人才的誠意,更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新海東的重要舉措。”來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教授張緒教表示,地大旅游地學團隊將繼續充分發揮該校旅游地學專業的技術與人才優勢,利用海東市化隆縣地學旅游及人文資源稟賦,協助化隆縣政府積極申報國家地質公園,以全域旅游賦能化隆的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發布了海東市制定的《關于加快建設新時代人才強市的十五條措施》,從高層次人才引進、本土人才培育、人才平臺搭建、優化人才環境等四個方面,為深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提供政策支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沿黃城市代表齊聚青海海東:領略多彩河湟文化 共謀合作之道
3日晚,2023青海絲路花兒藝術節暨河湟文化藝術節在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開幕。青海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曉軍,青海省政協主席公保扎西出席開幕式,吳曉軍宣布此次藝術節開幕。 [詳細] -
青海民和:“東西部協作”助搬遷群眾就業增收
6月28日,位于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青海洺欽和服飾制作車間內,電動縫紉機的噠噠聲不絕于耳,穿著藍色制服的工人正專注地趕制一批中學校服。 [詳細] -
青海海東市阿河灘地質文化村:古樹新枝、丹山碧水
豐富地質遺跡資源、約800歲高齡仍根深葉茂的空心古榆樹、始建于數百年前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阿河灘清真寺……26日,記者參加全國主流媒體青海海東行暨“鄉村振興看海東”采訪活動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