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讓藏文書寫與時俱進
圖為小學生在次仁多吉設計的電子寫字板上書寫藏文字母。見習記者 武沛濤 攝
寬大的肩膀、渾厚的嗓音、黝黑的皮膚,第一眼見到次仁多吉,很難讓人聯想到他曾在教育系統工作過10余年。成熟的談吐,也讓人很難看出他今年才33歲。
問起為何要不辭辛勞,哪怕是辭職,也要自己創業,生產藏文電子寫字板時,次仁多吉的回答可以讓人切身感受到他對藏文學習、傳承和發揚的熱衷與執著。
“以前在學校工作時,每次看到學生不愿意書寫藏文,對藏文學習的興趣不濃厚,我總是茶飯不思,心里一直琢磨著要找到解決的辦法。”次仁多吉告訴記者,2008年,他從山南市職業技術學校畢業后,便在老家錯那縣(現為錯那市)從事教學工作。他當過小學老師、幼兒園園長,到后來,擔任覺拉鄉小學校長。
擔任校長期間,他留意到學生在傳統的木質寫字板上學習書寫藏文時,每寫完一次,都要將木質寫字板洗凈、晾干、涂上白粉、彈上幾道橫杠,再繼續練習。如此繁瑣的步驟,經常搞得學生灰頭土臉,導致學生學習藏文的興趣不高,木質寫字板也經常被學生丟棄在一旁,這一幕幕,次仁多吉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一次去安徽學習,次仁多吉看到區外的學生在一塊和作業本一樣大小的電子寫字板上練習寫漢字,這讓他瞬間有了靈感——“漢字可以在電子寫字板上練習,那藏文為什么不可以?”
有了想法,就要實踐,次仁多吉培訓回來后,立馬著手藏文電子寫字板的設計,他通過多方渠道尋找生產廠家,最終和深圳生產電子寫字板的吳老板達成了合作。
“一開始,吳老板對我的想法和設計理念并不認同,甚至都不打算和我合作。”次仁多吉說。
當他把自己設計的藏文電子寫字板草圖交給吳老板時,吳老板非常不理解,為什么要將電子寫字板的外型設計得這么長,功能也和普通的電子寫字板大相徑庭?
面對吳老板的疑惑,次仁多吉并沒有急著去解釋,而是邀請吳老板來西藏,讓他親身體驗在木質寫字板上書寫藏文字母。吳老板經過實地考察體驗后,明白了次仁多吉的設計初衷,二話不說,回去就著手開始生產。
當第一代藏文電子寫字板的樣品生產出來后,次仁多吉找了許多藏文專家,聽取他們的意見,并進行了多次改良。最終,符合藏文書寫習慣、比木質寫字板更便捷的“琶羅電子習字版”成功問世,受到了學生、老師、家長的一致好評。
然而,這款電子寫字板也引來了不少爭議。一些人認為,學習藏文就應該用傳統的木質寫字板,在電子寫字板上寫出來的不是原汁原味的藏文。
對此,次仁多吉有自己的見解:“我們用來打酥油的酥油桶從一直以來的手打木桶,變成如今的機器,這都可以進行科技創新,那藏文學習為什么不可以?”
次仁多吉的創新理念得到了西藏大學藏文博士生導師的支持,并且隨著越來越多學生使用藏文電子寫字板取得良好的效果,許多家長也打消了疑慮。
如今,次仁多吉還創辦了一家藏漢雙語翻譯傳媒廣告公司,吸納了一批藏文專家與藏文專業大學生。
“藏文是中華文字的一塊瑰寶,今后,我將和我的團隊一起,盡自己最大努力,弘揚好中華優秀文化。”次仁多吉充滿信心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夏魯寺與宋元漢藏多民族文明交流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館與浙江大學漢藏佛教藝術研究中心27日在北京聯合舉辦“夏魯寺與宋元漢藏多民族文明交流學術研討會”。來自國內多家高校與學術機構的50余位專家學者與會。 [詳細] -
美麗的西藏 可愛的家鄉羅念——作品音樂會在拉薩市舉辦
作為第五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文化板塊重頭戲,“美麗的西藏 可愛的家鄉”——羅念一作品音樂會于6月17日晚上演。音樂會還于6月18日演出2場。[詳細] -
中國人權學者講述對西藏和新疆人權議題看法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3屆會議正在日內瓦舉行,前來參會的中國人權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以“本地人”視角和親身經歷,講述對西藏寄宿制教育、新疆“強迫勞動”、雙語教育等問題的看法。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