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檔案館:主動作為勇于擔當 有力推進 全市檔案工作規范化發展
為推進全市檔案工作深入開展,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貫徹落實,傳播檔案文化,營造良好氛圍,近年來,拉薩市檔案館強化檔案征集和開發利用,組織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宣傳活動,不斷加大對檔案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規范檔案中介機構參與檔案事務,編印《拉薩市檔案中介服務機構備案登記指南》,對檔案中介服務機構實行備案登記,在深入學習領會、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拉薩實際,以“四個體系”建設為抓手,編制《拉薩市“十四五”檔案事業發展規劃》,全面規劃今后五年的檔案工作,每年不定期進行執法檢查和“回頭看”,傳導了壓力,解決了突出問題,有力推動了全市檔案工作規范化發展。
近年來,拉薩市檔案館不斷加強資源體系建設。一是文書檔案移交接收進館率不斷提升。目前市直單位機關文書檔案進館率達到91%,全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人事檔案全部接收進館。二是紅色檔案資源建設取得新進展。接收100余位十八軍老戰士采訪影像資料,征集到十八軍老戰士實物檔案300余件,收藏45幅紅色版畫并掃描留存。三是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兩類檔案”歸集工作基本完成。四是發布《拉薩市檔案館關于征集紅色檔案公告》,面向社會征集各個歷史時期在拉薩形成和留存的具有紀念意義和保存價值的各類檔案。
拉薩市檔案館一級主任科員瓊次仁說:“我市高度重視檔案工作,始終牢記‘檔案工作姓黨’的政治屬性,在協調推進拉薩市數字檔案館建設、研究拉薩市‘十四五’檔案工作、檔案館兩個展廳建設項目、檔案安全等方面都給予了充分的關心和指導,有力地推動了檔案的開發保護利用。下一步,拉薩市檔案館將繼續做好西藏‘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專題展廳和檔案館照片檔案陳列室建設,展示黨對西藏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成就,使檔案走向開放、走向公眾、走向社會,發揮檔案的社會教育宣傳功能。”
據介紹,近年來,拉薩市檔案館發揮檔案保管利用職能,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服務方式,通過接待查詢、電話咨詢、上門服務等多種形式提供查檔服務,滿足利用者需求。2022年,提供查閱文書檔案6771卷次,123098件次,154人次,為領導決策、編史修志提供了原始依據。積極推進兩個專題展廳項目建設。推進西藏“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檔案展廳和照片檔案陳列室項目,目前項目已通過驗收并交付使用。與此同時,拉薩市檔案館編制申報館藏古籍藏文檔案保護與開發項目,已經通過國家檔案局審批,列入國家重點檔案保護與開發項目內容。今年國家檔案局對拉薩市檔案館申報的館藏古籍藏文檔案保護與開發項目給予150萬元的專項經費支持,該項目已于2023年6月15日開標,項目實施周期15個月,計劃明年底結項。
拉薩市檔案館檔案數字化工作人員旦巴桑珠說:“我們數字化工作室配備了高精度非接觸掃描系統、圖像處理軟件等智能數字化設備,對檔案文獻進行數字化處理。我們還對檔案文獻進行了檔案編目、檔案著錄、圖像修復以及學術研究、內容挖掘等后期工作。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能夠保證檔案文獻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檔案文獻數字化,能夠使整體的檔案文獻得到長期保存和數字化傳播,對珍貴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學術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手段。”
下一步,拉薩市檔案館將積極宣傳貫徹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等法律法規,加大檔案征集和保護開發利用,加強對各部門檔案業務指導和執法檢查,有效提升檔案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以“6·9”國際檔案日宣傳活動為契機,緊扣宣傳主題,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向公眾傳播檔案文化,普及檔案法律知識,增強公眾的檔案意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從殷墟甲骨到明清檔案,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首次集中展出
“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開幕式15日在國家典籍博物館舉行。從甲骨文到明清檔案,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首次集中展出。 [詳細] -
拉薩市住建局啟用“數字檔案館”項目
據了解,該系統2019年開工建設以來,歷時三年,為機密(一般)級涉密信息系統,其與互聯網物理隔離,既保障了拉薩市城建檔案的信息安全,又與市城建檔案館門戶網站的網上辦理系統相輔相成。[詳細] -
《西藏自治區檔案館館藏蒙滿文檔案精選》 影印本及其漢譯本專家審讀會召開
近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西藏自治區檔案館館藏蒙滿文檔案精選》影印本及其漢譯本專家審讀會在北京召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