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藝術幫扶為何重要?孔東梅:小小的塵埃被看見就有了光
“不是所有的鄉村孩子都能考上大學,但如果這些熱愛藝術的孩子都很有天賦,為什么不幫助他們呢?”談及為何要開展鄉村藝術教育幫扶時,“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東潤公益基金會創始人、理事長孔東梅這樣回答。正如她給公益項目取的名字——星塵,一顆小小的塵埃,被看見的那一刻,就有了光。
9月16日,“IDEAS 2023·營造未來”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行。活動通過藝術與科學、藝術與設計的力量、向善的未來等主題,邀請專家學者探討藝術與科學如何賦能社會發展。
現場,由孔東梅發起的“東潤公益基金會科學與藝術委員會”成立。委員會集結諸多藝術科學界的“大咖”,如中國小提琴家呂思清,他們共同攜手,為熱愛音樂而又缺乏機會的鄉村兒童青少年提供學習和享受藝術滋養的機會。這也是孔東梅一直在推動的事情。
藝術能幫助到村里的孩子嗎?這是記者的疑問。“為什么不能呢?”孔東梅回答,“我們要給鄉村孩子綻放自己的機會。”
孔東梅做了多年的公益志愿者,也深入過大大小小的鄉村。她發現,這些年鄉村“硬件”雖然提升,但軟實力還沒跟上。她想起了在新疆、西藏、內蒙古、云南等地的調研經歷,當地很多孩子有藝術天賦、能歌善舞,但沒有得到系統專業的培養。她開始思考,能否通過藝術的力量,讓這些鄉村孩子得到更好成長,從而擁有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而令她下定決心的,是委內瑞拉“音樂救助體系”這一案例。
這是委內瑞拉實施的針對貧民階層的社會音樂教育項目。該項目希望通過免費的音樂訓練,幫助數以萬計的貧民窟兒童和問題少年遠離毒品和犯罪。從這個項目中走出來的名人有古斯塔沃·杜達梅爾,他現在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指揮家之一。
孔東梅被深深觸動,于是,星塵藝術扶持體系就這樣在2018年誕生。
這是面向中國欠發達地區青少年開展的社會音樂教育項目。東潤公益基金會凝聚眾多中國乃至世界頂級藝術大師,并攜手全國多所藝術類高校,組成高校志愿聯盟,為鄉村孩子帶去突破時空限制、改變命運的藝術體驗。
目前,項目已經打造了338個“東潤星塵藝術團”,組織鄉村孩子到各地演出。在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上,站在前排領唱的六名彝族學生就來自大涼山晨曦藝術團,該團正是“東潤星塵藝術團”首批成員。
看著鄉村孩子在舞臺上散發魅力,孔東梅愈發覺得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這也是她將項目命名為“星塵”的初衷:我是一顆小小的塵埃,被看見的那一刻,就有了光,繁星閃耀的舞臺并不遙遠。
如今,孔東梅的鄉村藝術教育幫扶路已走了5年,時間并不長。在她看來,此次成立的“東潤公益基金會科學與藝術委員會”,也將壯大鄉村藝術幫扶這一隊伍。
“為鄉村帶去藝術,不是想讓孩子們成為藝術生,從而上個好大學。”她希望,借助幫扶,能讓鄉村的孩子放飛自己的夢想,在人生中注入更多的熱愛和自信,最終成為更好的自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同心·共鑄中國心·同心手拉手”活動走進西藏
近日,拉薩市林周縣旁多鄉中心小學和山南市貢嘎縣崗堆鄉中心小學迎來了一批溫暖的客人。當天,“同心·共鑄中國心·同心手拉手”愛心助學活動在拉薩啟動。[詳細] -
帶動就業促進增收 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今年以來,西藏自治區鄉村振興局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將400萬元以下國家投資項目交由滿足資質條件的農牧民施工隊實施,全面落實國家投資的30%用于發放農牧民勞務報酬。[詳細] -
2023年對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學工作聯席會議召開
7月18日,2023年對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學工作聯席會議在西寧召開,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副省長楊志文出席并講話。天津大學、天津城建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領導作交流發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