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區加強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阿里地區按照“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堅持目標引領、問題導向,邊學邊查邊改,努力破解人才工作“四大難題”,建立健全人才工作“四大體系”,為推進阿里地區高質量發展強化人才支撐。
破解人才成長慢的難題,健全多維度人才培養體系。阿里地區針對人才成長慢的難題,從政治理論素養、專業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健全多維度人才培養體系。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專題培訓、舉辦讀書班等方式,開展黨政人才能力素質提升等培訓115期,受訓6509人次;聚焦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等工作開展各類專業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和專題班200余場,受訓1.5萬余人次;選派農牧專家通過科技下鄉、蹲點田間地頭等方式,指導農村實用人才、農牧業技術人員等1528人次;在河北、陜西舉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經濟高質量發展等主題培訓9期,受訓375人次,并選派15名不同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到對口支援省市實踐鍛煉;援藏醫療人才結對幫帶本地醫療領域人才92人,培養學科骨干人才47人、農村電商人才42人、農業經營者55人。
破解人才引進難的難題,健全多途徑聚才體系。阿里地區堅持破立并舉、健全機制,完善引才政策、優化引才辦法,形成招錄引進基礎人才、感召回引本籍人才、精準引進緊缺人才、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多途徑聚才體系。有計劃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19人、教師131人,專項招錄(聘)駐藏部隊退役士兵76人、非西藏生源高校畢業生87人、西部計劃志愿者4人,公開考錄公務員6人,吸引76名阿里籍人才返鄉創業,從鄉鎮衛生院考聘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才9人,引進“經、法、理、工、農、醫”等領域急需緊缺人才156人、系統專項和三級醫院對口幫扶援藏人才145人,接收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師范生等140余人,有效加強基礎人才隊伍建設。同時,創新開展“智匯藏西·才聚阿里”引才行動,邀請68名教育教學專家開展送教上門活動。
破解人才用不活的難題,健全多平臺人才興業體系。阿里地區將基層一線作為青年骨干人才發揮作用的主平臺,大力推行“村級黨組織書記招錄(聘)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跨村任職”試點,深入實施“百名干部助力鄉村振興”工程,精準選派728名“六個一”力量下沉村(社區),實現每個行政村2名科技特派員的全覆蓋,常態化儲備村級后備干部人才1380人,選派2名基層優秀教師參加“西部之光”訪問學者人才培養計劃,選派15名骨干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西藏特培計劃,推薦6名優秀干部人才到有關部委掛職鍛煉,推薦1名教育領域高層次人才為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人選,靈活用好各類青年人才,推動人才立足本職崗位發揮更大作用。同時,積極推動專技人才立足專業特長創先爭優,引領科研事業發展,實現以項目收攏人才、以人才激活產業、以產業促進發展。
破解人才留不住的難題,健全多方位人才保障體系。阿里地區著力完善人才評價機制,適當放寬在基層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條件;落實完善工資待遇傾斜政策,安排1400萬元人才資源開發專項資金全力保障地區人才工作,及時兌現24名阿里地區在職急需緊缺引進人員相應資助金22.5萬元;加大高低海拔和地縣兩級干部交流力度,累計調整交流縣級干部37人、教師135人;組織40名急難險重崗位、艱苦邊遠地區干部人才赴浙江杭州、廣西桂林開展健康療養活動,真正做到政治上關懷、工作上關注、生活上關心,讓人才安心扎根阿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普蘭“萌娃”討新年“彩頭”
“為你帶來吉祥,給予我禮物,為我的五彩經幡旗插上一片經幡,為你帶來幸福如意。”白雪覆蓋的納木那尼峰腳下,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赤德村的孩子們在村內一戶藏族人家門前用歌謠叩門,等待主人迎客分發新年禮物。 [詳細] -
阿里地區著力推動各族群眾互嵌共融
近年來,阿里地區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創建工作的核心目標、創新載體和方式,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推動各民族團結進步互嵌共融。 [詳細] -
改進作風狠抓落實丨西藏阿里:改出新變化 抓出新成效
12月11日,西藏阿里地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鄭勇在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阿里地委堅持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引領行動自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