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非遺扶貧·最美年禮”公益活動啟動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尼木縣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入選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承載著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近年來,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提倡非遺助力精準扶貧的工作路徑,“非遺+扶貧”的模式在讓許多傳統技藝得到更好傳承的同時,助力越來越多的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
1月3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文化廳獲悉,在2020年第二季“非遺扶貧·最美年禮”公益活動中,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尼木縣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作為“最美年禮”之一入選。
據悉,“非遺+扶貧”充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是傳統工藝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獨特優勢,依托傳統工藝帶動貧困地區勞動力就近就業和穩定增收,讓更多人通過非遺傳承走上脫貧路的同時,也讓非遺扶貧漸漸邁上可持續發展的陽光大道。
記者了解到,此次尼木縣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提供的“最美年禮”是尼木藏香和雪拉藏鼓。尼木縣是全國第一批10個“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之一,目前有25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全縣非遺相關合作社(含企業)88個,從事藏香制作271戶,從業人員525人,尼木非遺傳承人至少帶動1至2戶貧困戶,合作社至少帶動2至3戶貧困戶,為1765人提供就業崗位?!胺沁z+扶貧”讓祖輩留下來的手藝變成了尼木縣的“金飯碗”。
據介紹,第二季“非遺扶貧·最美年禮”公益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業務指導,微博非遺、全球非物質文化遺產愛好者社群、非遺星球及微博縣域聯合發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扶貧日:精美藝術品換愛心 助力脫貧攻堅事業
10月17日是第6個全國扶貧日。為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助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天津市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慈善協會及天津市援疆、援藏、援青、援甘、援承等前方工作機構。[詳細] -
【天河兩岸看西藏】尼木普松雕刻: “非遺”+“扶貧” 匠心鐫刻新時光
從西藏拉薩向西,沿雅魯藏布江往北,來到一片植被豐茂,氣候宜人之地,這里就是被稱為“文香故里”的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尼木縣。[詳細] -
西藏山南非遺傳統技藝助力群眾增收
截至目前,山南市共有民族手工業企業(合作社)117家,其中企業36家、農牧民專業合作社81家,民族手工業年度產值突破億元大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