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之花:一位婦女主任的扶貧路
“嘿嘿,放羊的時候要小心點兒,多注意周圍情況,人身安全才是第一位!”正朝著牛圈大喊的這個人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瓊結鎮雪康社區婦女主任桑吉在叮囑丈夫。她讓人感受到一股干練的精氣神兒,此時桑吉正前往居委會辦公室準備下一項工作。
她所在的瓊結縣瓊結鎮雪康社區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基礎設施相對落后,鄉容村貌比較差,農牧民群眾經濟收入單一,青壯年勞力連年外遷,貧困程度較深,是全縣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村居之一。
瓊結縣雪康社區轄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9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高達58戶183人(含五保戶9戶9人),隨著脫貧攻堅的進展,耕地面積少、農村勞動力缺乏、貧困戶發展動力不足、家庭抗風險能力弱、村集體經濟薄弱。
深入調查研究,做群眾致富引導者
桑吉說:“脫貧,必須要發展產業,產業扶貧才是最持久的脫貧路徑。”
為準確掌握全社區貧困人口實際情況,她帶頭深入農牧民群眾家中摸實情、定良策。近3年來,她走遍了全社區每一個角落,訪遍了4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所有農戶,對每一戶家庭基本情況記得一清二楚。同時,還把每個家庭的困難和反映的訴求及請求幫助的事項都記錄在自己的幫扶日記上,積極幫助農牧民群眾協調和解決實際困難,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答復。
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她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在分析貧困的主要原因,了解農牧民群眾的所需所求,征求了農牧民群眾對社區集體經濟發展的意見建議后,她提出了“農戶+合作社”的發展思路。緊接著,她立足全社區草場資源豐富的實際,動員社區農牧民群眾以養殖專業合作社為牽引,發展產業脫貧致富。2019年4月,在桑吉的帶領下,雪康社區三組和克若組62戶群眾每戶出資2000元,村集體出資36萬元,向銀行貸款20萬元注冊成立了瓊果納雄畜牧業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貧困戶入社率達到100%,實現了產業幫扶措施全覆蓋、貧困戶收益全提升,并安排貧困戶在合作社就業,從而使得貧困戶的月工資達4000余元。此外,自合作社成立到2019年年底每戶分紅500元。
這項舉措也促使社區產業由“弱”變“強”,農牧民群眾增收渠道由“窄”變“寬”,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村面貌也煥然一新。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9年,雪康社區終于順利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實現了整村脫貧。
心系農牧民群眾,做雪康社區守護者
“桑吉,那條公路的修建讓我們整天都睡不好覺,噪音特別大,這該怎么辦呀?”
“大家諒解一下,畢竟這也是基礎設施建設,也是為了大家以后的生活更便捷,這幾天我會去跟他們談談。”桑吉先安慰社區農牧民群眾。
這是因為正在建設的國道560穿社區而過,工程建設產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噪音給農牧民群眾生活帶來了極大困擾。
在接到農牧民反映后,桑吉匯總好問題,前往工程項目部協調。經過桑吉協調后,最后決定組織“雙聯戶”戶長開展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將施工剩下的石料統一進行收集,聯系運往縣城賣給建筑工地,出乎意料的是,這場行動共創收了15000余元,桑吉用這筆收入為全社區居民購買了防護用品。
雪康社區受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的影響,飲水問題一直是困擾社區居民的一大難題,尤其是冬季,山上的水源點結冰,農牧民群眾飲水得不到保障。這一直牽動著桑吉的心。多年來,她到縣政協、水利、鎮政府等部門申請資金,組織農牧民群眾上山鋪設水管,修建蓄水池,剛開始很多農牧民群眾并不理解她的這一做法,認為她的想法得不到上級有關部門的重視,但桑吉并沒有放棄,最終一條惠及100余戶人家的飲水工程順利完工,農牧民群眾的飲水問題得到了解決。
一件件暖心的事在雪康社區里發生,而這份愛也正傳遞在雪康社區的農牧民群眾心中。雪康社區婦女主任桑吉也正以其特有的細致嚴謹,在脫貧攻堅的熱潮中,繼續努力奮斗!
扶貧路上的巾幗之花正悄然綻放!(中國西藏網 特約通訊員/曲杰)
圖為2019年12月瓊結縣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到杭州視察工作時,桑吉在G20峰會杭州主會場留影。
圖為2019年瓊結鎮雪康社區婦女跳果諧慶祝“三八”婦女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網評:干勁不松、精力不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這是一個最大的短板,也是一個標志性指標。”[詳細] -
西藏拉薩全市“三農”(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專題會召開
3月4日下午,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拉薩市委書記、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白瑪旺堆主持召開全市“三農”(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專題會時強調。[詳細] -
扎西班旦:帶領群眾致富的“筑夢人”
他正蹲在苗圃基地里,用手輕輕地撥弄著幼苗,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微弱的陽光透過苗圃基地照射在他的臉上,使他的面龐顯得愈加黝黑,而那一頭卷發也愈顯得烏黑茂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