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滋潤”致富路
春風拂來,細柳抽芽,在西藏山南市瓊結縣下水鄉唐布齊村千畝連片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成片保溫膜在夕陽下鱗次櫛比、熠熠生輝,溫室內,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映入眼簾,自動噴淋系統正澆灌著萵筍苗,成排的西紅杮、二荊條、黃瓜、四季蘿卜等20多個品種蔬菜長勢喜人。
郁郁蔥蔥的綠色藤秧間,當地務工群眾正在整理枝條、采摘果實、澆水施肥,呈現出一派繁忙的勞動景象:家住下水鄉的索朗群宗正哼唱著《瓊結達瓦卓瑪》,嫻熟地采摘西葫蘆;伴著柴油機的噠噠聲,小伙子達娃正專心開著起隴機,在溫室里“馳騁”,跟在身后的是他的未婚妻央珍,正在給土地施“羊糞蛋”……
該蔬菜生產基地位于雅魯藏布江畔,是山南市“菜籃子”工程的組成部分。山南市“菜籃子”工程是農發行西藏分行信貸支持的全區重點產業扶貧項目之一,是該行深耕“三農”、服務西藏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農發行西藏分行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作用,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貧困群眾擺脫貧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治本之策,把托穩群眾的“糧袋子”“菜籃子”“肉盤子”作為支農履職的重要內容,積極推動金融扶貧由“輸血”向“造血”轉變,2019年投放產業扶貧貸款21.29億元。其中,累計向山南市雅礱生態農牧業有限公司放貸1.27億元,支持該市“菜籃子”工程瓊結基地建設,積極構建“市場+公司+農戶”蔬菜產業新業態。該項目工程流轉土地1024畝、建設日光生產溫室348座,年產值達4000余萬元,自項目建設以來帶動就業2000余人次。
如今,“菜籃子”工程保供穩價作用進一步凸顯,自1月至今累計銷售平價蔬菜50噸。同時,該基地將生產的21噸新鮮蔬菜馳援湖北。
“王總,昨天訂的10個菜品,再各送50斤。”“好,一會兒就送過去。”來電話的是山南賓館采購員,接電話的是山南市雅礱生態農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軍。
王軍介紹,之所以能平價售菜,得益于黨和政府“菜籃子”工程的好政策,得益于農發行西藏分行秉承家國情懷,踐行支農為國為民的政治擔當。山南市“菜籃子”工程在建設期就吸納當地群眾前來務工,促進當地群眾增收近700萬元,并以每年每畝936元的價格流轉土地,每年為當地216戶群眾增加收入95.9萬元。基地建成后,公司積極吸納49名當地群眾,從事蔬菜特色種植、運輸、販賣、初加工等工作,使他們就近就便就能穩定就業。
下一步,農發行西藏分行將進一步依托“拉薩山南一小時經濟圈”輻射帶動作用,聚焦產業扶貧和民生領域,堅持“區域集中、規模做大、質量提升、效益提升”扶持原則,大力推進山南市“菜籃子”工程二期項目建設,支持現代農業和高原特色產業鏈做大做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四川理塘:羊肚菌種植帶動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3月15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絨壩鄉拉吾村羊肚菌種植大棚里,村民們正忙著撒播菌種和澆水。[詳細] -
西藏山南:加查縣春季植樹造林兼顧貧困戶創業增收
3月11日至12日,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加查縣開展2020年春季義務植樹活動,完成“仁青林異地搬遷”植樹造林計劃,為該新村101戶貧困戶創業增收、自給自足創造條件。[詳細] -
極地江源脫貧突圍的強勁脈搏——脫貧攻堅的青海曲麻萊探索
空氣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區的40%,年平均氣溫零下5攝氏度,全縣8個貧困村,貧困對象達到3404戶11534人,目前,啃下最難的“硬骨頭”,全部貧困村脫貧摘帽。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