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雄凈土牧場郭慶場穩步推進畜牧業
2015年,西藏拉薩市當雄縣提出了有“身份證”的牦牛肉概念,經過多年發展,實現了由傳統粗放型經營向現代化、信息化運作的轉變,帶動了當地群眾通過現代畜牧業發展增收致富。疫情防控期間,該縣牦牛育肥未受疫情影響,穩步推進,讓群眾增收更有盼頭。
當雄,草原遼闊,水草豐美,是西藏傳統的天然牧場。隨著該縣畜牧業產業化的不斷發展,2018年4月,當雄凈土牧場郭慶場正式運行。該牧場位于龍仁鄉郭慶村,占地近30畝,分4個牛舍,一期項目總養殖規模為400頭,所有牦牛均采用直接在牦牛皮下注入芯片的方式,可掃描顯示相關信息。疫情防控期間,該牧場做到了疫情防控、產業發展兩不誤,提前儲備了90余噸干草滿足飼養需求。同時,去年年初,該縣還投入200余萬元資金,在凈土牧場郭慶場修建了占地416平方米的集裝化智能牧草生產廠房,牧草周產量能夠達到8至10噸,有效解決了全縣牧草資源短缺的現狀。
50歲的明瓊是牧場的牦牛育肥飼養員,在牧場籌建時就在這里工作。明瓊此前是郭慶村貧困戶,家中只有他和兒子兩個人,由于年齡大、沒有技能,僅靠打零工維持生活,每月收入微薄。來到牧場后,明瓊每月基本工資加上牦牛育肥獎金有近6000元收入,還免費提供住宿。如今,明瓊一家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兒子也已大學畢業,一家人的生活充滿希望。明瓊告訴記者:“以前沒有什么技能,工作也不好找,家里沒有好的收入來源,來到這里我學會了飼養技術,現在工作很穩定,離家也近,特別感謝黨和政府。”
如今,當雄凈土牧場郭慶場還吸納了4名當雄籍大學生返鄉就業,牧場管理員次拉姆就是其中之一。26歲的次拉姆是畜牧獸醫專業畢業,在牧場她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空間,既發揮了專業所長,對牧場發展建設提供了新思想、新方法,為牧場建立了牦牛科學管理標準、帶來了新成效,同時也促進了自身專業技能的提升。次拉姆說:“縣里給我們大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就業機會,我希望能夠在這里發揮我的專業所長,提升一些技能,為家鄉作出自己的貢獻。”
目前,當雄凈土牧場郭慶場按照個體、聯戶、國營三種方式,實施牦牛入股(買斷)、草場流轉、牧民入園的養殖模式,公司將牧戶牲畜以活體稱重的方式進行入股,按照自愿原則,整個郭慶村牧戶,將實際載畜量的牲畜全部入股,公司以入股資金總額的12%為標準,向牧戶分紅,截至目前,已入股牲畜有1755頭,超出載畜量的牲畜公司將一次性買斷并植入電子芯片(耳標),目前已收購2578頭。2019年該牧場出欄1010頭牦牛,發放員工工資104萬元。
此外,在疫情防控期間,當雄凈土有身份證的牦牛肉通過“云集”等電商平臺銷售,今年2月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增加了20%。“我們牦牛育肥工作每天都在進行,去年牦牛育肥出欄已經是1010頭,今年準備出欄1500到2000頭的牦牛。隨著牧場的發展,我希望帶動更多的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當雄凈土牧場有限公司負責人阿旺多布杰告訴記者。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當雄縣將繼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與全國一道奮力沖刺,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有序復工復產 帶動脫貧增收
連日來,西藏拉薩市企業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復工復產。西藏福地天然飲品包裝有限公司位于拉薩經開區,3月12日,公司62名員工全部到崗。[詳細] -
西藏日喀則市薩嘎縣達吉嶺鄉薩嘎村婦女“切磋”致富技藝
隨后,塔吉協同薩嘎村“兩委”走村入戶開展宣傳,還請來附近的編織能手給村里編織技藝不熟練的婦女們手把手講解。看著村里手工編織品多了起來,薩嘎村“兩委”還借助村級合作社平臺銷售和定制,增加群眾收入。[詳細] -
西藏日喀則開展脫貧攻堅自查自糾
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近期,西藏日喀則市20名市級及以上領導干部、222名市直部門縣級干部組成18個工作組分別進駐18個縣區,穩步有序開展脫貧攻堅自查自糾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