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市林周縣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精準脫貧、特色產業發展
圖為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牧產業示范園奶牛養殖區工作人員在向奶牛投喂飼草。 拉薩融媒記者 龍俊霖攝
為推動牧業工作有序發展,使牧業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今年,西藏拉薩市林周縣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精準脫貧、特色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采取提前謀劃、突出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等措施,全力推進規模化養殖,確保牲畜存欄數達22萬頭(只、匹),力爭完成肉產量0.92萬噸,奶產量1.95萬噸。
近年來,隨著林周縣畜牧養殖業規模不斷加大,通過上級農牧部門的技術指導與江蘇援藏干部的援助,該縣積極調整現有養殖模式,大力促進牧戶分散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養殖轉變。今年,該縣將依托現有的選育場、格桑塘現代農牧產業示范園、牦牛養殖合作社、擴繁戶打造“選育場+公司+合作社+擴繁戶”的牦牛選育擴繁育肥產業發展模式,逐步改良牦牛性能,有效縮短養殖周期,提高牦牛肉供給能力,全縣力爭實現年育肥出欄1800頭。
25日,記者來到該縣格桑塘現代農牧產業示范園,該園區由江蘇省對口支援拉薩市前方指揮部在援藏資金計劃外籌措1.5億元建設而成,也是林周縣首個高水平、高質量的現代農牧產業示范園區,該園區分東西兩個區域,主要進行牦牛繁育,奶牛、肉牛的養殖,飼草加工等。
該園區總經理李發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牧產業示范園區是江蘇省對口支援拉薩的重要項目,是“產業扶貧”“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隨著園區日益運營成熟將構建西藏農牧業產業體系,增強拉薩農牧產品市場競爭力,成為推廣農牧新品種、新技術的窗口。此外,園區可直接提供130個就業崗位,帶動林周縣及周邊地區2000戶、8000名農牧民群眾增收。目前,已有當地群眾及大學生在此就業學習技術。
走進園區泌乳牛舍,去年底到園區工作的松盤鄉村民旦增赤列正在向奶牛投喂飼草,他告訴記者:“我以前在家養過牛,在家都是用手擠奶,到這邊后,我學會了用機器擠奶,很方便。在這里每個月能拿到3000元的工資,離家也近,特別知足。”
記者了解到,今年林周縣除牦牛育肥、繁育,奶牛養殖外,該縣還將加大澎波半細毛羊繁育推廣力度,進一步抓實縣轄5個鄉(鎮)半細毛羊養殖基地運營,逐步推行“公司+合作社”運營模式,提高存欄率、繁育率。同時做好半細毛羊養殖相關獎補政策宣傳,鼓勵引導養殖戶擴大養殖規模。
林周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索朗介紹,該縣還將圍繞優質肉牛、飼草推廣等特色優勢產業,分類別、分層次深入開展農牧民技能培訓。以農村創業能手、養殖大戶、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龍頭企業負責人和回鄉農牧業創業大學生為重點,著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同時,還將以積極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目標,做好動物疫情排查防控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構建覆蓋農產品生產、收儲、運輸等各環節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以確保農產品安全,使百姓放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拉薩市達孜區雪鄉民間傳統手工藝農牧民專業合作社 技能扶貧鋪就村民致富路
西藏拉薩市達孜區雪鄉民間傳統手工藝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是達孜區第一個民族手工藝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通過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縫紉技術相結合。[詳細] -
果果強調:主動關心服務易地扶貧搬遷群眾 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3月27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城關區委書記果果赴堆龍德慶區和柳梧新區,實地調研了解易地扶貧搬遷點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并與基層干部群眾座談。[詳細] -
從翻身解放到脫貧奔小康 一系列數據看今日西藏
3月28日,是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1959年3月10日,西藏反動上層集團發動了旨在分裂祖國的武裝叛亂。3月28日,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