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生命之源 助力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西藏阿里地區集中力量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從“面的覆蓋”邁向了“質的提升”,水利扶貧取得決定性進展,讓越來越多貧困群眾吃上了“放心水”。
咬住目標,破解水的困局
近四年來,阿里地區把解決飲水安全和“三保障”問題擺在同等位置,累計投資4.18億元建設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點1111處,解決了70911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其中包含建檔立卡貧困戶17008人。特別是2017年至2018年,從中央預算、貸款資金中逐年安排29個飲水工程點項目,解決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6222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強化學習,堅持精準發力
水利扶貧在脫貧攻堅戰中肩負著重要責任和使命,深入掌握理解精準扶貧政策、理論武裝頭腦是做好水利扶貧工作的前提。截至目前,阿里地縣兩級水利局組織人員到各鄉鎮完成20余次農村飲水工程政策宣傳工作,發放藏漢雙語《農村飲水明白卡》《脫貧攻堅若干知識手冊》等1000余冊。
同時,緊盯“兩不愁、三保障”中建檔立卡貧困戶飲水安全目標任務,全力監管2016年以來全地區7個深度貧困縣145個村(居)的1111處供水工程點建設任務,推行“年初實地復核、年中質量督導、年后強化管理”,確保建一個、成一個。
創新機制,提高工作成效
阿里地區水利部門積極做好新技術應用與創新,對327處安全飲水工程動力系統試點安裝光電板直流逆變交流新型設備,實現“點擊式”啟動抽水功能,對120處新建井房采用雙層鋼化玻璃拼裝結構,對改則縣麻米鄉管道工程抽水采用太陽能動力系統,實現全自動化控制,有效節約了后期運維成本。同時,飲水安全工程每個主管道設置長流口,有效防止了冬季管道凍結。
因地制宜,做好水利扶貧
阿里地區扎實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識別、動態調整和水生態崗位數據清理等工作,目前全地區動態水利崗位共有工作人員1922人。
阿里地區水利局還因地制宜編制《建立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責任體系落實“三個責任”的指導意見》《農村飲水工程“三項制度”及水費收繳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了誰來管、怎么管、管什么,初步實現了“事有人管、錢有人出”。
為吸收社會力量參與供水設施運營,阿里地區與西藏景博環境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設立地區水質檢測中心。截至目前,共完成906處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報告,填補了該領域工作空白。同時,暢通群眾舉報和社會監督渠道,督促各縣及時將農村飲水明白卡發放到群眾手中,發揮群眾監督作用,及時解決群眾關切問題。
近年來,阿里地區切實把水利扶貧工作抓真、抓實、抓好,讓群眾多得實惠、多受益,實現了農村飲水安全行政村覆蓋率為100%、農村飲水集中供水率為90%、自來水普及率為20%、供水保障率為90%,水質基本達到國家飲用水相關標準,實實在在地保障了阿里地區廣大群眾的用水需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電力天路”開啟致富路
2014年以來,國家電網西藏阿里供電有限公司把“三區三州”電網建設工程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詳細] -
藏毯上的“致富經”
西藏自治區十一屆人大代表、90后,返鄉創業青年、 國家公務員……在日喀則江孜縣年堆鄉藏式卡墊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旦增稱來身上。 [詳細] -
產業旺,鄉村才能振興
今年西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發展。抓住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重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牧區高質量發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