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2020,沖啊!
中國西藏網訊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2015年明確提出了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經過多年的精準扶貧,特別是四年多的脫貧攻堅戰,目前的情況如何呢?
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
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扶貧,在1994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第一句話就明確提出: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富強”位列第一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
這個目標任務不是虛無縹緲的,它有著明確具體、接地氣的標準,簡單概括起來就是“一二三”: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
“一”指一個收入,這是基本標準。國家的收入標準是2011年的不變價農民人均年收入2300元,按照物價等指數,計劃到今年是4000元左右。而目前根據建檔立卡的信息,已經脫貧人口的收入人均都在9000元以上,剩余貧困人口人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
“兩不愁”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義務教育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圖為曾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群眾游行方陣中亮相的脫貧攻堅彩車,側面的黃色圖標所代表的就是兩不愁、三保障 攝影:楊月云
截至2019年底,已有9300萬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占到全部貧困人口的97%。而待到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我國將有1億左右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
渠道多樣的精準扶貧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
圖為2017年9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成就展上所展出的特色工藝品 攝影:楊月云
精準扶貧的基礎是完善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截至2014年11月30日,各地全面完成了貧困村、貧困戶識別工作。國務院扶貧辦表示,要用好建檔立卡成果,制定切實可行的脫貧措施。
2015年初,我國推進實施精準扶貧十大工程,分別是:干部駐村幫扶、職業教育培訓、扶貧小額信貸、易地扶貧搬遷、電商扶貧、旅游扶貧、光伏扶貧、構樹扶貧、致富帶頭人培訓和龍頭企業帶動。
圖為2017年9月,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的農業扶貧展區 攝影:楊月云
這些措施,都以群眾脫貧需求為第一信號,找準脫貧門路,制定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戶施法。
圖為2018年9月,“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電商精準扶貧的相關介紹 攝影:楊月云
具體細致的扶貧指引
我國的扶貧工作有多具體和細致呢?
總體扎實。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網站上,與扶貧相關的政策解讀、資訊發布、理論研究,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內容指引。
從作為脫貧攻堅干部培訓基礎教材的《脫貧攻堅干部培訓十講》《脫貧攻堅前沿問題研究》,到基層扶貧典型的人物和動人的故事,從理論到現實,從文字到圖片、視頻,構成了反映中國扶貧事業發展的一場不間斷直播。
內容翔實。從2016年至今,國務院舉辦的、與脫貧密切相關的發布會有20多場。在5月18日舉行的最新一場發布會上,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國家有832個貧困縣,到5月17日,有780個縣已經宣布脫貧摘帽,中西部22省中已經有15個省沒有貧困縣了,剩下7個省區里面還剩下52個貧困縣。同時我們有12.8萬個貧困村,到去年底還有2707個沒有摘帽,這2707個貧困村中,貧困人口過千人和貧困發生率在10%以上的有1113個村,我們對沒有摘帽的這52個縣和1113個村實施掛牌督戰,掛牌督戰的意見是中央在大年初一批的,大年初三我們印出去的。”
貧困縣、村的數量具體到個位數,脫貧工作安排部署時間具體到某一天。在信息披露方面,翔實是常態。
圖為位于西藏自治區的一處光伏電站 攝影:楊月云
指引明確。以光伏工程為例,為指導地方進一步做好光伏扶貧工作,國家能源局和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相關單位和有關專家編寫了《光伏扶貧百問百答(試行本)》。全本兩萬余字,內容詳盡到諸如:光伏扶貧項目驗收評估報告的內容應包括哪幾方面、運行維護主要模式、涉及運行安全的注意事項、如何科學選擇光伏建設場址等等。從總體性政策、建設實施、運行維護、收益分配、補貼申請和發放等多個方面,對工程的實施予以指導。
還有,以群眾喜聞樂見的電商扶貧為例,目前主流的電商平臺,都有相應的助農、惠農版塊,幫助售賣方通過辛勤勞動致富。
圖為第一批《全國扶貧產品名單》中的西藏自治區部分來源:中國社會扶貧網
中國社會扶貧網先后于今年4月發布了第一批、5月公示了擬發布的第二批《全國扶貧產品名單》。名單按省份劃分,詳細到縣一級的具體所屬品類、生產單位、產品名稱、商品價值以及認定單位等等。為廣大用戶指明了具體方向,公開、透明、準確。。
防止政策“養懶漢”公益崗位逐步規范
2019年,一則云南扶貧工作者教育貧困戶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中,扶貧者所說的“幸福不是靠張嘴要來的,不是伸手要來的”這些實在話,獲得網友普遍支持。
扶貧先扶志,脫貧致富不能“等、靠、要”。脫貧攻堅以來,每年都進行貧困監測,返貧逐年下降。一些地方設置了臨時公益崗位,通過以工代賑形式,讓貧困群眾通過勞動獲得收益,少則每個月五六百元,多則千八百元,公益崗位的設置逐步完善。
圖為西藏自治區薩迦縣的一幅海報 攝影:江寧靜
這樣既解決了像護路、保潔等公益事業的需要,同時也能有效防止出現政策“養懶漢”的情況。
扶貧也扶智。比如,針對農村貧困人口和邊緣人口開展技能培訓,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實用生產技術培訓,幫助農民科學種田,發展種養業;二是專門針對貧困家庭“兩后生”(“兩后生”指的是高中畢業后、初中畢業后的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掌握技術,學習技能;三是面向成人貧困勞動力,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無論是網上培訓,還是以前的集中培訓,都有補貼政策。
減輕疫情影響的有力措施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當前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消除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
第一,就業方面,通過點對點的方式,組織貧困勞動力返崗就業,同時以多種形式,促進就地、就近就業。
第二,開展消費扶貧行動,解決售賣難問題。
第三,扶貧產業發展問題,對受疫情影響還款困難的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延長到年底,對貧困戶新增貸款申請加快辦理,及時滿足需求。
第四,扶貧項目開工問題,加快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撥付進度,壓實項目實施的主體責任。
第五,對受疫情影響致貧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及時納入低保、特供供養、臨時救助等保障性政策的覆蓋范圍。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各條戰線上的工作者們,一邊戰“疫”,一邊戰“貧”,繼續以飽滿的熱情、踏實的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道上。(中國西藏網 綜合/楊月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凈土乳業:創產業標桿助脫貧攻堅
凈土乳業牛奶乳脂肪平均在3.8%以上、乳蛋白在3.2%以上、牛奶體細胞17.4萬/ml,遠遠超出國內優質乳的質量標準。被譽為“日光城”的拉薩連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超過98.8%。[詳細] -
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能少、一個不能掉隊,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加強產業發展和配套建設,逐戶落實產業發展措施,逐人落實就業崗位,確保群眾安下心、謀發展、能致富。[詳細] -
西藏昌都市八宿縣“兩新”組織“給”脫貧攻堅添動能
加強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以下簡稱“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是新形勢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新領域、新要求。截至目前,八宿縣“兩新”組織共向建檔立卡貧困戶捐款、捐物累計達74.9萬余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