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建設的是路 貼近的是心
路,曾經是西藏發展的最大阻礙,也是群眾改善生活條件的最大瓶頸。而如今,路險、路難的現象已經一去不復返。
林芝市米林縣退休老干部平措至今還難忘剛參加工作時的艱險:“1975年,我從部隊轉業到派鎮工作,當時鄉鎮、村里別說公路,有些村連土路都沒有。從派鎮到縣里開會要騎馬,走上兩三天才能到達,路上不僅要帶著自己吃的干糧,還要帶上馬的草料。”
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十三五”以來,西藏實施農村公路項目3123個,新改建里程達3.82萬公里,解決了290個鄉鎮、3005個建制村、236個抵邊自然村的通達通暢問題。截至2019年年底,自治區鄉鎮、建制村通達率分別達到99.86%和99.9%;通暢率分別達到86%和61%。變化翻天覆地,廣大農牧民群眾解決了長期以來最期盼解決的交通出行問題。
瀝青路通到牧場旁
時間指針撥回2017年。當年年底,一條長約21公里、路面寬4.5米的柏油路從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扎西崗村卡加組由西北向東南延伸,一直到帶嘎組。路的兩旁是成片的牧場,翻過山就是牧民們的遠牧地。
路通到了家門口,過河的小橋也由以前的石板橋變成現在的鋼筋水泥現澆的橋,村民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興。“我們家現在有80多頭牦牛,去年夏天就開著拖拉機去放牧的,兩三個小時就到放牧地;打個電話就能趕回去,出門再也不用擔心家里有急事。”村民達瓦扎巴開心地說道。
2019年12月,洛隆縣新榮鄉至達龍鄉公路建成通車。過去,達龍鄉前往洛隆縣城道路狹窄,需要花費兩個半小時,遇到雨雪等惡劣天氣通行困難,山體滑坡多、落石情況嚴重,有時根本無法通行甚至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而今,隨著新達公路的建成通車,路面等級提高,路線長度大大縮短,行車時間也一下子縮短為1小時,過往車輛駕駛員一向擔憂的雨雪季斷通、錯車困難等問題迎刃而解,通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都有了大幅提升。
近年來,西藏農村公路建設力度持續加大,農村公路“通村暢鄉”。如今,西藏已提前3年完成交通運輸部下達的“2020年實現80%的鄉鎮和3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標任務。待2020年在建項目全部建成后,自治區697個鄉鎮、5467個建制村將全部通公路,通暢率分別達到95.41%、75.95%。
路越建越好,管理模式也在不斷創新,管理體系日趨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發展的實施意見》、西藏自治區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標準化設計指南、竣(交)工驗收管理辦法、信用評價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7市地成立了“四好農村路”建設領導小組,出臺了推進符合本地區實際的“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意見,構建了保障“四好農村路”發展的“四梁八柱”,農村公路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四好農村路”建設適應西藏高原特點
近年來,拉薩市堆龍德慶區、日喀則市謝通門縣、山南市瓊結縣等11個縣區先后被評為自治區“四好農村路”示范縣。2018年、2019年,林芝市朗縣、山南市瓊結縣、日喀則市謝通門縣先后被交通運輸部評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朗縣創建“一所六站”,謝通門縣創建“縣級專業養護公司+農牧民合作社”模式,瓊結縣制訂“路長制”方案,開展“路長制”試點……
通過推廣示范縣典型經驗,全區上下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熱情高漲,逐步建立了適應西藏高原特點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制。
“十三五”以來,西藏各級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建設是發展、養護管理也是發展,而且是更加可持續的發展”的理念,不斷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守好農村公路建設取得的成果。截至2019年年底,西藏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0萬公里,其中農村公路達74805.57公里,占比為71.55%,農村公路養護里程70746.024公里,列養率達到94.57%。此外,還有眾多農民群眾因參與農村公路養護,獲得了工作機會和脫貧門路。
如今,西藏農村公路上人來車往,越發熱鬧。為方便拉薩市郊區農牧民群眾出行,拉薩市堆龍德慶區成立了一家公交公司,投入20輛純電動公交車,設立覆蓋30個建制村(自然組)的6條公交線路,實行堆龍德慶區內“一元通”票價。
古榮鄉那嘎村村民加措經常乘坐通村公交去鄰村。“公交車很舒適,交通太便利了,我們牧民充分享受到了發展的紅利。”加措說。
堆龍德慶區交通局局長江央說,自2017年4月1日堆龍德慶區農村公交運營以來,每日運輸人數達400人次,每日總行駛里程達2400公里,創造了零事故、零故障、零投訴的運營成績。
堆龍德慶區為西藏各地做好了榜樣。如今,自治區客運班線覆蓋不斷加密,運輸服務質量大幅提升。
“十三五”以來,西藏農村客運網絡日益完善,累計新增47個鄉鎮、270個建制村通客車。截至2019年年底,開通農村客運班線233條,參與營運農村客運班車432輛。74個縣均已開通客車,通客車率達100%,全區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客車率分別達到96.4%和96.4%。
未來一個時期,西藏將繼續從“補短板、促發展、助增收、提服務、強管養、夯基礎、保安全”等7個方面持續發力,讓“四好農村路”成為脫貧攻堅的“加速器”、鄉村振興的“助推器”、富民興邊的“穩定器”,不斷提升廣大農村地區帶去人氣、財氣,不斷提升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交通運輸事業織就高原路網 助力區域小康
截至2019年底,西藏公路總里程突破10萬公里,達到10.39萬公里,極大地提升了交通運輸的輻射帶動力,進一步改善了西藏主要城市之間的交通運輸條件,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詳細] -
“等安置點的燈都亮起來了,我就回家”
大約3個月前,王朝和國網溫州供電公司的5名幫扶人員進藏,隔離期一結束,他們就驅車8小時來到安多縣。[詳細] -
桑耶寺:愛心助力脫貧攻堅
庚子新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春節顯得格外凝重。面對猝不及防的疫情,知恩、感恩的西藏宗教人士也積極行動起來自發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用實際行動感恩黨和政府長期以來的關心關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