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地區健康扶貧成效顯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縣域住院免收押金
自西藏阿里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啟動以來,阿里地區衛健委采取“健康帶動扶貧、健康助力脫貧”等辦法,扎實有序推進健康扶貧工作。目前,農牧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范圍,實現了“應保盡保”。此外,全地區37個鄉(鎮)衛生院總編制375個,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達到297人,醫療人員緊缺問題得到緩解。記者 梁蘭
阿里地區衛健委高度重視健康扶貧工作,把健康扶貧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成立單位健康扶貧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健康扶貧工作。阿里地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會議研究,切實做到找準“病根”,對癥下藥,注重打造“三個一批”疾病分類救治。以“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簽約服務、重病兜底保障”為抓手,探索形成了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精準施治的健康扶貧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按照‘三個一批’行動計劃,我們多次深入各縣、鄉(鎮)、村開展入戶調查研究,摸清底數,掌握第一手資料。”該負責人介紹,采取“鄉村醫生+鄉村干部”的模式進行精準識別,對因患重大疾病或長期慢性疾病,個人承擔醫療費用超出家庭負擔能力導致實際生活水平低于當地貧困家庭標準的家庭納入因病致貧戶,醫療衛生機構分級建立因病致貧人口數量、病種底數和看病就醫費用臺賬,為健康扶貧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悉,阿里地區結合實際,將政策最大限度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傾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免繳農牧區醫療制度個人繳納基金20元,個人繳費部分由地縣財政代繳,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就診模式,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縣域內住院,免收住院押金,目前地縣公立醫院“先診療后付費”政策覆蓋率和政策執行率均達到100%。
此外,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建檔立卡貧困患者,服用的常用基本藥物實行家庭賬戶核銷。按照“一病一方案、一人一處方”的原則由各縣組建慢性病服務醫師團隊,提供開方取藥和慢性病管理服務。對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員基本醫療報銷比例平均提高5%,農牧區醫療制度政策范圍之內住院報銷比例平均達到80%左右等政策傾斜,做好基本醫保報銷。同時,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載體,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逐步實現醫務人員全覆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于2018年7月正式開始至今共簽約4254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23230人,簽約率100%(按照脫攻辦脫貧人數23230人計算)。
記者了解到,阿里地區人民醫院已于2016年完成“二級甲等”醫院創建任務,阿里地區7縣人民醫院完成“一級甲等”醫院創建任務。2019年啟動了地區人民醫院創“三甲”,地區藏醫院創“三乙”任務,完成了改則、日土、札達、普蘭、噶爾、措勤6縣人民醫院創“二乙”工作,讓廣大農牧民群眾救治有希望、醫療有支持、健康有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搬”進幸福新生活
西藏拉薩恩惠苑社區設立的衛生服務站,能夠為群眾提供西醫、藏醫診療服務,同時針對群眾搬遷前看病難,對健康不重視的實際,衛生服務站還定期開展體檢、健康咨詢,并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醫送藥上門服務。[詳細] -
拉薩曲水縣扶貧商混站助力脫貧攻堅:“輸血”到“造血” 群眾走上致富路
西藏拉薩曲水縣扶貧商混站總投資364.52萬元,位于雅江北岸、曲水縣曲水鎮曲水村,是一座站在生態文明建設高度的扶貧商混站。[詳細] -
拉薩城關區“一幫二送三促”立體服務促就業
今年以來,拉薩市城關區結合實際,緊盯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5%的工作目標,針對部分大學生擇業“只考慮公務員崗位”的舊觀念,創造性地推行“一幫二送三促”立體服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