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問題導向 凝聚智慧力量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6月12日至15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區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洛桑江村深入日喀則市南木林縣、亞東縣、江孜縣就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三農”工作、邊境小康村建設、民族團結等工作推進情況進行專題調研。
調研中,洛桑江村先后來到亞東縣堆納鄉卡吉崗巴羊養殖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堆納鄉古汝小康示范村、上亞東鄉生態產業園、上亞東鄉“三崗”新村、下亞東鄉切瑪村、下司馬鎮春丕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東嘎寺,南木林縣萬畝生態馬鈴薯種植基地、南木林縣昌果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等地,看畜牧產業發展,了解合作社經營情況,走進群眾家中,幫助他們算致富賬、謀幸福路。
“你們現在年收入有多少?”“你們愿不愿意加入合作社?”在亞東縣古汝村貧困戶平措郭杰家中,洛桑江村與他話起了家常,當得知加入合作社后,平措郭杰家僅去年收入就達到10萬元,洛桑江村十分高興,勉勵他們一定要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讓日子越過越好。
亞東縣村民德慶措姆的丈夫是湖北籍軍人,德慶措姆本人也積極支持邊防建設。洛桑江村對此給予充分肯定,希望她們繼續當好軍民團結、民族團結模范,為守護神圣國土作出貢獻。洛桑江村專門與亞東縣民族團結模范家庭代表座談,暢談加強民族團結,共話中華民族一家親。他要求亞東縣利用自身優勢,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和邊境邊防建設結合起來,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不斷完善體制機制,認真總結經驗,廣泛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推動亞東縣民族團結模范縣創建工作走在前列。
在日喀則市召開的脫貧攻堅和“三農”工作座談會上,洛桑江村強調,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思想認識,在“穩”和“保”的基礎上積極進取,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堅決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堅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他要求,要緊盯目標任務,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逐項對照檢查,確保日喀則市脫貧攻堅成效經得起檢驗。要穩就業保民生,加強對大學生、農牧民勞動力轉移、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就業幫扶;要進一步壯大產業發展,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品牌化、規模化,不斷提高產能和質量;要健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有效增加農牧民收入;要尊重群眾意愿,依法依規開展土地流轉工作,確保把好事辦好、讓群眾說好。要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做好《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的貫徹落實工作,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向縱深發展。要持續加強邊境建設,切實筑牢國家安全屏障。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不斷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要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強責任擔當、更實辦法舉措,抓好民法典的學習宣傳貫徹實施。
期間,洛桑江村看望慰問了東嘎寺駐寺工作人員和寺廟僧人等。
自治區副主席、日喀則市委書記張延清參加日喀則市脫貧攻堅和“三農”工作座談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山南市瓊結縣在下水鄉措杰村贊巴組舉行易地搬遷集中入住儀式
易地搬遷工作開展以來,瓊結縣針對貧困群眾就業難題,以“一戶一崗”就業為扶貧抓手,拓寬困難群眾的就業渠道,帶動群眾脫貧致富,鞏固脫貧成果。[詳細] -
家政服務業成精準扶貧新動力 去年西藏培訓家政人員超2000人
西藏吉薩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總部位于拉薩市娘熱街道吉蘇村,成立已有8個年頭,年培訓人數達3000人次以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