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吉村:美麗鄉村點亮村民幸福生活
干凈整潔的道路、怒放的油菜花、一棟棟錯落有致的房屋、四處可見的垃圾箱,處處展現了文明宜居的鄉村新生活。這里是2019年喜獲“美麗鄉村”榮譽稱號的西藏山南市瓊結縣拉玉鄉強吉村,是遠近聞名的旅游村、青稞酒村。
游客接待量最多一天達200人
近年來,隨著瓊結縣全域旅游和資源的開發,昔日小山村在機遇中悄然“蝶變”。為打造美麗鄉村,強吉村以建設歷史記憶、有地域特色的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在保持原有自然歷史風貌基礎上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
強吉村委會合理搭建5處環保封閉式的垃圾收集房,建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模式。并安排保潔員負責村內衛生保潔和公用垃圾收集處理設施的管護。建立每周一大掃除制度,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
同時,積極推進廁所整治工作、推進村莊水環境治理、推進村莊綠化、推進村莊亮化建設、推進通村公路建設。
環境美了,游客自然也來了。強吉村現有民宿37家,床位107張,游客接待量最多一天達200人,目前已與10余家旅行社達成長期合作戰略。“我們鼓勵和引導村民開飯店、建民宿,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5月3日我們接待游客77人,直接帶動當地農牧民增收1萬余元。”正在分配當日游客入住民宿名單的強吉村委會工作人員說。
推進傳統村落保護與綠色發展
為了推進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綠色發展,讓村民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受益,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強吉村借助瓊結縣打造藏源文化核心區,打造集強欽青稞酒、強欽莊園、強欽林卡三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示范村落。2015年,還爭取到文物部門項目,投入821萬元對2013年被評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強欽莊園進行還原修復。
強吉村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村民在安居工程的基礎上還自發推行了一種環保省錢,具有地域特點、民族特色的建筑風貌,吸引了大批游客。“農牧民就地取材,從半山腰采挖本地特有的粘性強、土質細膩的黃土,兌水后將自家房屋外墻統一粉刷成淡黃色。這個辦法不僅環保無污染,而且防水性好,還能達到房屋保暖御寒目的。”該負責人說。
藏式民居錯落有致、餐飲住宿干凈舒適、來往交通便利快捷、旅游設施日臻完善,如今一座幽靜安寧田園牧歌式的村落已初具規模。
通村公路建設帶動農牧民增收
清冽甘甜、回味綿長,強欽青稞酒是強吉村的一大特色,強欽青稞酒合作社負責人洛桑多吉告訴記者,此酒原先是由自己的妻子釀制,但因為擔任村支部書記一職的妻子太過忙碌,所以自己就將手藝學了過來。“為了做好青稞酒我花了一年的時間,終于初具規模,并建立了合作社。”不負洛桑多吉的努力,強欽青稞酒深受游客喜愛,銷量特別好,很多游客還紛紛詢問能不能將青稞酒郵寄至自己的家鄉。
為了使鄉村旅游方便快捷,強吉村實現通村公路建設,不僅獲得“四好農村路”稱號,還帶動當地農牧民增收致富。今年39歲的洛桑群宗家里有5口人,家里唯一的收入來源為她務農所得。自今年1月份擔任公路養護員以來,只需每周一至周五將自己負責的區域打掃干凈,一年就會有一萬元的收入。“現在村里的環境實在太好了,你看看我們村莊多干凈、路多好,幾乎每天都有游客過來,我干活也很有動力。”洛桑群宗笑道。
近年來,強吉村十分重視本村歷史文化底蘊的挖掘與保護工作,2015年被評為自治區級生態村,2018年被評為自治區第五屆文明村鎮,同年被住建部評為第五屆中國傳統村落,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如今的強吉村百姓安居樂業,處處展現著文明宜居的鄉村新生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講四愛”宣講員向巴旦曲:為村民實干脫貧鼓勁
2018年3月建成洛隆縣第一家集住宿、娛樂、休閑、餐飲、泊車于一體的南川歡樂谷,帶動加日扎村及周邊村居300余人,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詳細] -
堅持公益13年 足跡遍布全西藏
2006年10月的一天,在老家江蘇徐州參加工作不到半年的佳木斯大學會計專業畢業的李新宇,向家人提出要報考日喀則縣級稅務機關公務員,父母立即予以否決。[詳細] -
拉薩達孜區特色產業: 托起群眾致富“小康夢”
盛夏時節,位于拉薩河上游的達孜區,流水潺潺、風景優美,既是過林卡度假的好地方,更是投資興業的沃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