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多舉措推進農牧民就業工作
近日,記者從拉薩市有關部門得知,今年以來,拉薩市聚焦新冠肺炎疫情對群眾收入的影響,堅持把擴大農牧民就業作為頭等民生大事、首要民生工程,以堅持“兩個到位”、突出“三個精準”、搭建“四個平臺”為抓手,全面優化就業優先政策,努力穩定已有就業、擴大新增就業。
堅持“兩個到位”。組織保障到位,成立農牧民轉移就業專項推進組,實行數據十天一匯總、情況一月一調度,層層傳導壓力、壓實責任。5月以來,拉薩市委、市政府先后召開13次會議,綜合或專題研究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還為各縣(區)轉移就業工作專班解決2名公益性崗位人員,在擴大就業的同時,充實工作力量。政策落實到位,年度安排6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就業創業和農牧民技能提升,支持企業開展職工技能提升或轉崗轉業培訓。嚴格落實400萬元以下政府投資項目交由當地農牧民施工的要求,已安排承接項目68個,總投資9566萬元,吸納本地農牧民1567人,實現增收817.8萬元。
突出“三個精準”。突出基礎數據精準,建立農牧區勞動力資源信息庫,舉辦農牧民轉移就業專項統計培訓,精準識別工作對象,拉薩市共登記農牧區富余勞動力83406人。突出項目對接精準,印發《關于扎實做好工程項目帶動農牧民組織化轉移就業的緊急通知》,對城投公司在建項目用工、機械需求逐項分解到各個縣(區),嚴格落實“項目三規”,逐一對接農牧民就業需求,做到應納盡納。突出技能培訓精準,制訂《拉薩市2020—2021國有建筑企業以崗代訓支持農牧民轉移就業方案》,出臺《拉薩市以崗代訓補貼申領細則》,實施“本地實用技能人員培育工程”,通過“企業摸底——群眾點單——上崗培訓”,加快培養長期穩定的本地實用技能從業人員。
搭建“四大平臺”。點對點上門服務,搭建市場就業大平臺。推行“離案工作法”,組織就業專班工作人員下沉到企業、深入到園區,主動對接崗位開發。全面開展送群眾到企業、送崗位進家門“兩送服務”,建立“就業直通車”,有效提高崗位對接成功率。暢通信息渠道,搭建自主擇業大平臺。建立農牧民轉移就業信息發布到微信群,在全市所有村居和小組設立崗位信息發布宣傳欄,印發藏漢雙語崗位信息手冊1萬余份,組織開展網絡招聘會5場,提高農牧民信息知曉率,積極營造就業創業良好氛圍。培育勞務市場主體,搭建組織化轉移就業大平臺。指導縣(區)成立16家勞務派遣機構,鄉村成立186個務工聯隊,落實勞務市場主體組織農牧民轉移就業補貼政策。截至6月,已通過各類勞務市場主體輸出和派遣勞動力5421人,跨市地轉移就業2673人,勞務創收2637.9萬元;跨省轉移就業115人,勞務創收74.23萬元。建設轉移就業基地,搭建就近就便轉移就業大平臺。加快推進農牧民轉移就業基地建設,組織全市100余家企業開展申報工作,認真開展資質審核。已完成首批38家市級基地和12家縣(區)基地的綜合評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轉”出致富新希望
米瑪一家的經歷是今年我區住建部門出實招、多舉措推進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的一個生動縮影。[詳細] -
拉薩城關區塔瑪村建設集體經濟新項目帶動村民增收
近年來,城關區納金街道塔瑪村利用拉薩東城新區建設的契機,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詳細] -
致富帶頭人達娃桑珠:從貧困戶到“養殖達人”抱團發展奔小康
在色甫村5組,記者見到了曲水凈土奶牛、藏雞、獺兔等養殖場的負責人達娃桑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