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建設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為全面改善農村生活條件,加快美麗鄉村建設,讓廣大農牧民群眾共建共享美好人居環境,2018年,拉薩市啟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日前,記者來到墨竹工卡縣,行走在墨竹工卡縣塔巴村帕熱組,干凈平整的柏油路兩旁是錯落有致的藏式民居,樹木蓬勃生長,翠綠的枝條隨風搖曳。正值秋收時節,村民們趁著好天氣,在田里忙著收割莊稼。這座位于318國道旁的古樸村落,到處彌漫著濃濃的“鄉韻”。
遠處傳來拖拉機的聲音,原來是村民旦增次旺從田間回來了。道路平整,拖拉機開起來又穩又安全,這讓滿載而歸的旦增次旺心情更加舒暢。
“以前村里路況不好,道路不僅狹窄,而且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交通很不方便。現在鋪了柏油路,路面又寬又干凈,開起車來心情也特別好。”旦增次旺說。
塔巴村村委會書記帕加介紹,2018年以來,帕熱組將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從鋪設柏油道路、美化院落圍墻、植樹種草綠化、生活污水處理、建筑生活垃圾清運、牲畜糞便集中堆放等多個環節入手,打造“潔、綠、暢、美”的美麗鄉村,全面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以前村里不僅交通不方便,而且大家都不怎么講衛生。現在村里不僅道路變寬敞了,還統一安裝了路燈和分類垃圾箱。生活污水、雨水都排進了排水溝,大家都過上了跟城里人一樣干凈明亮的生活。”帕加說。
人居環境這一“硬件”得到提升后,村民素質這一“軟件”也在不斷“升級”。基礎設施的完善使帕熱組的村容村貌得到積極轉變,也悄然改變了村民們的傳統生活方式。
帕加告訴記者,帕熱組不僅給每戶村民家門口配備了分類垃圾桶,還設立了垃圾分類兌換點。塑料、廢紙、玻璃、布料等分類裝進單獨的垃圾桶內,村民根據投放垃圾累計積分后可兌換紙巾、洗衣粉等生活日用品,大大提高了村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村民旦增準備把垃圾送到垃圾分類站。他告訴記者,自從組里開展衛生評比和垃圾分類宣傳后,村民們保護生活環境的責任心一日比一日強。
“以前大家亂扔垃圾現象比較嚴重,自從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以來,組里不僅實行了垃圾分類,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還可以拿到指定地點兌換積分。這樣一來,大家就不再亂丟垃圾了,村里的環境也變得特別干凈。”旦增說。
隨著帕熱組人居環境的提升,“開窗見綠、推門進園”成了帕熱組村民幸福生活的“標配”,越來越美麗的小村莊,也迎來了慕名而至的遠近賓客。
記者了解到,帕熱組與一家旅游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旅游公司租用15戶群眾房屋,作為民風民俗體驗店,還雇用了5名當地村民從事保潔、保安和林卡服務員工作,2019年,該旅游公司帶動帕熱組群眾增收40余萬元。
帕加告訴記者,以前帕熱組的村民收入來源只有自家的田地,現在通過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夯實旅游發展基礎助力鄉村振興,當地村民吃上了“旅游飯”,人均收入也翻了近一倍。“2014年,我們人均收入在七八千元左右,現在人均收入達到一萬九千元左右。我們有信心將村民的人均收入提升至三萬元。”帕加信心滿懷地說。
塔巴村帕熱組如今幸福的模樣是拉薩市眾多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一個縮影。新農村建設不僅讓拉薩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搭上了“旅游車”,實實在在富了“里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三區三州”旅游大環線專列助力西藏脫貧
“三區三州·旅游大環線客源援藏專列”歡迎儀式9日在拉薩火車站舉辦,來自長三角地區的360多名游客開啟了為期一周的在藏旅游。[詳細] -
建檔立卡貧困戶旦增卓嘎脫貧記:勤勞打開致富門
拉薩堆龍德慶區羊達街道旦真燒烤店內,一個身影在廚房忙碌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