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看今日昌都巨變
中國西藏網訊 “昌都解放70年,是昌都各族人民當家做主、創造幸福美好生活、譜寫繁榮進步新篇章的70年,是昌都社會生產力空前解放、社會財富日益豐富的70年,是昌都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持續加快、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城鄉面貌取得新變化的70年,是昌都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各族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70年。”9月20日,昌都市政府副市長衛強在慶祝昌都解放70周年新聞發布會上說。
圖為昌都市全景 昌都市委宣傳部供圖
昌都市,地處橫斷山脈和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位于西藏東部,處在西藏與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經之地,也是“茶馬古道”的要地。處在商貿往來的樞紐地位的昌都素有“藏東明珠”的美稱。
1950年10月19日,昌都宣告解放,鮮艷的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西藏高高飄揚。
解放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昌都經濟制度、經濟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徹底告別了封閉落后的自然經濟,實現了向社會主義現代市場經濟邁進的跨越轉變,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連續多年保持高位增長。
2019年,昌都市地方生產總值完成220.96億元,是有統計數據可查的1958年的539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8.03億元,是1958年的680倍,年均增長13.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1.85億元,是1978年的1237倍,年均增長12.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45元,是1959年的525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650元,是2005年的4.3倍。
圖為豐收的喜悅 昌都市委宣傳部供圖
“70年來,國家和自治區持續加大對昌都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衛強說,“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國家投資達到1100億元,相當于2010年前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和的4倍,昌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綜合能源保障體系、現代水利管理服務體系、現代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昌都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016年以來,昌都市累計減貧3.8萬戶19.4萬人,1127個貧困村退出,11縣(區)全部實現脫貧摘帽,有史以來第一次基本消除絕對貧困。
解放前的昌都只有兩所私塾,學生不到20人。經過70年的發展,昌都現代教育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669所,在校學生達14.7萬人,學前、小學、初中、高中入學率分別達到79.75%、99.85%、100.38%、65.9%。
1950年,昌都沒有一所醫院,現代醫療人才資源匱乏、僅有少數僧醫和零星藏醫,勞動人民生病只能小病拖、大病扛。如今的昌都建立了藏中西醫結合、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人民群眾缺醫少藥的狀況得到根本改變。截至2019年底,昌都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1490個,擁有床位2765張,衛生技術人員3642人,每千人擁有病床數和衛生技術人員分別達到3.5張、4.62人;孕產婦死亡率降至31.88/10萬,嬰幼兒死亡率降至6.70‰,人均壽命從1950年的35.5歲提高到2019年的70.6歲,孕產婦住院分娩率提高到87.6%,相關指標與70年前相比均大幅提升。
昌都藏民族傳統文化得到有效保護。截至2019年,昌都已建成市圖書館及11縣(區)民間藝術團排練場所、13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寺廟書屋實現全覆蓋。目前,昌都已建有卡若遺址、小恩達遺址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93處,昌都鍋莊、芒康弦子、丁青熱巴、鹽井制鹽技藝等項目成功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圖為昌都茶馬廣場夜景 昌都市委宣傳部供圖
當前,昌都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2019年昌都市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47.68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9.1萬人,轉移富余勞動力12.27萬人,累計開發就業崗位8300個,新增城鎮就業5153人,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9.0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
橫斷千山迎巨變,吉祥三江已騰飛。今天,一個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的社會主義新昌都正以全新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中國西藏網 記者/賈華加 李元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堅持產教融合 助力脫貧攻堅
2019年12月,西藏長榮娜秀制衣有限公司積極響應浙江產業援藏號召落地那曲市比如縣,堅持產教融合,有效助力扶貧工作。[詳細] -
山南市曲松縣堆隨鄉隆村次旦卓嘎家的脫貧故事:幸福生活甜蜜蜜
今年,考慮到次旦卓嘎一個人生活的實際,當地黨委、政府動員次旦卓嘎搬到乃東區頗章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詳細] -
致富帶頭人羅桑:脫貧攻堅“排頭兵” 貧困群眾“知心人”
脫貧攻堅正式開始以后,羅桑干勁更足、熱情更高,在脫貧收入核實時,他主動認領了一戶脫貧難度較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幫扶對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