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齊發力 告別貧困奔小康
“2015年,我家因缺失勞動力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村‘兩委’積極幫我聯系就業崗位,還幫我出租了家里7畝閑置地,一年有5700元土地租金收益,得益于生態崗位、助學扶持、政策性補貼等惠民政策,2016年底,我們家率先在村里脫貧摘帽。”林芝鎮曲古村的次羅布感激地說。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近年來,巴宜區林芝鎮多措并舉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截至目前,林芝鎮建檔立卡貧困戶77戶228人,全部實現脫貧。
產業有特色 脫貧有保障
一大早,林芝鎮立定村的卓瑪就穿好藏裝、化好妝,早早去村委會集合,準備前往苯日神山景區進行演出。立定村文藝演出隊從2020年開始,每周六周日在苯日神山景區進行文藝匯演,每年為村子創收4萬余元。
“原先家里的收入來源只有種地跟養牛,現在條件好了,政府在景區給我們設立了專門的土特產銷售點,我們可以在家門口賣自己種的水果,收入也變多了。”林芝鎮立定村娘歐自然村的白瑪曲珍高興地說。
產業興則經濟興。立定村不僅依托自然優勢發展旅游經濟,還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帶動本村經濟。2016年投資46萬元建成的立定村綿羊養殖場,養殖綿羊350頭,現通過出售綿羊、羊毛、羊糞等,每戶每年分紅3000余元。
林芝鎮黨委書記姜輝說:“立定村目前還有娘歐果園種植項目、羽藏雞養殖場等,將以村集體的名義參與入股分紅,幫助村民實現更多的現金收入。”
黨建接地氣 脫貧有底氣
“村里的黨員總會隔三差五地來幫我洗衣服做飯,經常問我生活上有沒有什么困難,家里的日用品用完了,他們總在第一時間發現并給我買回來。前段時間發現我家房屋有些老舊了,還幫我給房子進行了翻新。村里的黨員對我就跟親人一樣,每天的生活都是溫暖的,真的很感謝他們。”林芝鎮幫納村貧困戶拉巴看著煥然一新的房屋說。
為扎實開展鞏固脫貧工作,幫納村堅持黨建引領,積極做好宣傳與幫扶工作。幫納村黨支部借助各級扶貧宣傳工作和黨員固定活動日,向村民發放各類宣傳資料,組織黨員義務幫扶200余次,安裝了“千干扶千人”宣傳欄,向全村群眾宣傳黨和政府的扶貧相關優惠政策,使群眾了解村里扶貧工作進展情況。
“我們村黨支部平時大力開展精準扶貧宣傳工作,及時召開黨員及群眾代表會議,學習傳達有關精準扶貧政策文件精神,同時組織村班子、駐村工作隊進行入戶宣講,引導貧困戶轉變觀念,增強貧困戶發家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幫納村黨支部書記次珠說。
發展有方向 脫貧有盼頭
“2000年左右,我們村僅有651畝耕地,每畝產量不到400斤,群眾的收入來源只能依靠外出打工和集體草場的租金收入,集體經濟薄弱,收入渠道單一。”林芝鎮曲古村黨支部書記佐羅介紹。
在黨的好政策下,曲古村黨支部緊抓發展機遇,于2012年成立了曲古村農機合作社,購買了一批收割機、脫粒機,不僅節約了農牧民群眾勞動力,也方便了農牧民群眾的生產,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此外,2016年占地112畝的養雞場在曲古村建成,村集體每年可獲土地租金4.5萬余元,帶動了本村增收。2017年,在巴宜區和林芝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資563萬元的蘋果種植項目落地生根,每家每戶在果園里投工投勞,每年可獲得近萬元工資收入,“支部引領、項目帶動、經濟推動”全面鋪開。
“原先村里道路很差,一刮風塵土滿天飛,現在村里的道路不僅硬化了,我們村還發展庭院經濟,家家戶戶都有花有果樹,人畜分開了,院子也變得干凈整潔,果樹結了果子還可以賣錢,生活在這樣的村子里每天都是開心的。”正在門前打掃衛生的央金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拉薩四季吉祥村里的幸福生活
在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的四季吉祥村,一組組長窮達正帶著村民們在地里忙著割草。[詳細] -
山南市鞏固脫貧成果推進“三巖片區”搬遷點后續服務
日前,記者從山南市“三巖片區”易地扶貧搬遷點后續服務管理工作推進會上了解到,山南市聚焦目標任務,精準精細施策,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詳細] -
浙藏非遺紡織扶貧工坊落戶那曲
下一步,浙藏非遺紡織扶貧工坊項目將發揮浙江紡織強省優勢,整合更多浙藏兩地資源力量,為那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更多力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