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保盡保、應養盡養,西藏民政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西藏網訊 10月27日,西藏自治區民政廳(以下簡稱“西藏民政”)助力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在拉薩市舉行,圍繞西藏民政全面落實兜底保障政策、鞏固脫貧后的兜底保障扶貧成果、多措并舉加強特殊困難群體關愛幫扶、支持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等方面介紹情況。
截至2020年9月底,西藏自治區共有153564名城鄉低保對象,13722名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切實做到了應保盡保、應養盡養,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攝影:趙耀
為鞏固脫貧后的兜底保障扶貧成果,西藏民政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突出“三個聚焦”,著力提升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成效,聚焦解決農村貧困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脫保、漏保”等問題,堅決防止“兜不住底”的情況發生。持續開展特困供養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將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人員全部集中供養,并落實好特困供養人員照料護理服務。發揮臨時救助“兜底中的兜底”作用,強化“兩不愁”兜底保障,優化救助程序、增強救助時效。加強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權益保障。全面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落實孤兒生活補助政策和高齡補貼政策,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和困境兒童保障問題。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為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西藏民政進一步優化和簡化了臨時救助審核審批程序,提高了救助標準,拓展完善了救助方式,實施“分類救助”“先行救助”等救助形式,并在西藏自治區各鄉鎮(街道)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切實加大了臨時救助力度。截至2020年9月底,共為17454人實施了臨時救助,發放臨時救助資金4815.51萬元。
圖為拉薩市兒童福利院 攝影:趙耀
西藏各級民政部門持續規范特困人員認定工作,科學制定救助供養標準,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救助供養范圍,為其提供基本生活條件和照料服務、疾病治療、殯葬服務等方面保障;將有意愿的特困人員全部在縣級機構集中供養,加強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照料服務。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區共有80家養老機構(含老年護理院、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社會福利院等),2015年底,西藏自治區實現了有意愿特困對象集中供養率100%的目標。
近年來,西藏民政完善了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服務體系,落實孤兒、事實無人撫養生活保障政策和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區共有11個兒童福利機構,2015年底,西藏自治區實現了孤兒集中收養率達100%的目標,共有5192名孤兒實現了在地市以上兒童福利院集中收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863人,落實保障資金1248.39萬元。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7.4億元,惠及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43.9萬人次,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15.3萬人次。
此外,西藏民政還積極匯聚社會組織力量、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定點扶貧和結對幫扶等方式助力脫貧攻堅。(中國西藏網 記者/趙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拉薩夜間經濟發展成效初顯
從去年年底西藏拉薩市委、市政府作出發展夜間經濟的工作部署以來,市商務局廣泛開展調研,先后制定實施方案、啟動夜間經濟試點、開通夜游公交專線,并廣泛開展氛圍宣傳工作。[詳細] -
西藏民政兜底保障脫貧攻堅扎實有力 農村低保標準五年間提高一倍
西藏自治區民政廳副廳長饒邊疆介紹,自2015年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全區各級民政部門扎實推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工作有序開展,完成了民政兜底保障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詳細]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荒地變草地 帶動西藏農牧民增收致富
西藏日喀則南木林縣是典型的半農半牧區,由于生態環境脆弱,農牧業發展受到制約。近年來,當地積極開展種草活動,在改善土地荒漠化的同時,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