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中國西藏網訊 11月17日,記者在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阿里地區脫貧攻堅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西藏阿里地區建檔立卡貧困群眾6183戶23159人全部脫貧,7縣全部脫貧摘帽,139個貧困村(居)退出,貧困發生率從28.7%下降到零。
據了解,阿里地區在2016年、2017年西藏自治區全區脫貧攻堅考核中被評為“綜合評價良好”,在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被評為“綜合評價優秀”地市。
“通過脫貧攻堅,阿里地區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貧困群眾物質生活極大改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阿里地區地委委員、行署常務副專員袁富國說,這為進一步建立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長效機制、壓茬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聞發布會上,袁富國就阿里地區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情況作了詳細介紹。他說,阿里地區將始終保持對脫貧攻堅的組織領導不放松,做到脫貧不脫鉤、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確保脫貧退出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聚焦基本消除絕對貧困這一目標任務,進一步查漏補缺,集中精力攻堅克難,認真開展已脫貧人口“回頭看”“回頭幫”,開展脫貧攻堅普查,完善脫貧成效監測和返貧監測預警機制,及時把返貧人口和新增貧困人口納入幫扶,嚴防脫貧人口返貧和新的貧困人口發生。持續打好產業扶貧鞏固提升戰,堅持產業扶貧不松勁,在精準上下功夫,把產業扶貧作為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的重要措施,全面落實利益聯結機制,提升運營產業項目的經濟效益,真正發揮產業效益,帶動脫貧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加快推進邊境小康村建設,配套建設產業項目,讓邊民扎根邊疆、守衛邊疆、穩固邊疆,爭做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
圖為阿里地區康樂新居易地扶貧搬遷點一角 攝影:王媛媛
袁富國說,當前正處于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疊加期和歷史交匯期,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對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阿里地區將從機制銜接、政策銜接和規劃銜接等方面著手推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戰略有序銜接。 (中國西藏網 記者/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依托文旅資源 做亮黨建品牌
從1950年136名英勇的先遣連戰士戰冰峰、克雪盲,在神奇的“天路”撒下“初心火種”,到1992年孔繁森到阿里工作,擎起了紅色阿里的“精神旗幟”。[詳細] -
“好政策讓日子越過越美”
從公路上遠眺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日松鄉甲崗村,只見一大片紅檐白墻的兩層居民房矗立在綠中帶黃的草原上,家家戶戶屋頂都插著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格外鮮艷。[詳細] -
“好日子要靠自己努力”
在西藏阿里地區革吉縣革吉鎮布貢村,有一位出身農奴的平凡老人久美,銘記黨員責任,古稀之年依然戰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身體力行走遍鄉村每個牧業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