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察雅縣推行“二三四”工作法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察雅縣以促進群眾就業為突破口,采取“二三四”工作法,堅持把“外部輸血”轉變為“自身造血”,多措并舉激活農牧民群眾轉移就業的積極性,使貧困群眾自覺投入到脫貧攻堅中,實現持續增收。
做足兩個就業準備。一是做足調研準備,了解群眾對就業培訓的意愿和要求,確保技能培訓的針對性。二是做足規劃準備,明確培訓重點、培訓人員、培訓時限等內容,創新“1+N”軍旅式培訓模式,實現培訓工作有目標、有載體、有部署、有措施、有要求。
明確三類培訓內容。一是“織布結衣”,縣人社部門及時組建藏裝、藏靴等培訓專班,將培訓地點設在吉塘鎮藏裝服裝廠,從全縣招收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參加縫紉基礎技能培訓,僅用20天就能教出較為熟練掌握制衣技能的學員。二是“炊金饌玉”,投入資金8萬余元,舉辦為期30天的面食培訓班。三是“筑磚疊瓦”,組織建檔立卡戶和非貧困戶的農牧民群眾進行土建、施工機械、墻體裝飾、木工雕刻、墻體彩繪等技能培訓。
提供四類就業保障。一是提供培訓制度的保障,成立全縣促進就業工作小組,成立由40余家單位組成的就業創業聯席會議。二是提供培訓載體的保障,投資2.4萬元,修建永久性的木工、建筑、電焊、摩托車維修等就業培訓基地5個,掛牌如給村蔬菜種植技術培訓基地、新卡鄉乃帕村農牧民合作社駕駛培訓基地、蘋果主題公園就業培訓基地。三是提供就業資源的保障,與注冊在察雅的30余家企業簽訂了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參加過技能培訓農牧民群眾的協議。四是提供培訓就業的保障,制定就業考試制度,對每期學員都進行嚴格考核,建立專業機構測評、授課師傅點評、學員相互自評的“三評”考核機制,客觀評價培訓成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山南市實現消除絕對貧困目標
11月30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山南市脫貧攻堅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山南市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191戶57844人,2018年底,12個縣(區)全部脫貧摘帽。[詳細] -
西藏山南市5.78萬人脫貧 實現消除絕對貧困
西藏自治區官方30日在拉薩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山南市脫貧攻堅成果。山南市副市長、市脫貧攻堅指揮部副指揮長張福臣說,2016年以來,山南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191戶、57844人。[詳細] -
駐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囊縣申藏村工作隊隊長多吉旺堆:“糌粑隊長”身體力行解民憂
扎其鄉申藏村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囊縣產糧大村,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動下,近年來,該村青稞產量穩步提升。但增產不增收的情況,讓群眾一度為青稞銷路發愁。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