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扶智:甘肅臨夏州脫貧攻堅的“嘉庚元素”
日前,跟隨廈門市“聚焦東西部扶貧協作”采訪團深入甘肅臨夏州一路采訪,位于臨夏州和政縣內一條以“嘉庚路”命名的道路,作為臨夏州首條以東部元素命名的道路,顯得格外吸睛,引起中新網記者的特別關注。
地處臨夏州南部、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匯地帶的和政縣,是漢族、回族、藏族、東鄉族等8個民族聚居地,也是甘肅省58個貧困縣之一。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的故鄉——廈門市集美區,與和政縣結對幫扶。
陪同記者一路采訪的集美區派駐和政縣掛職干部與和政縣當地干部介紹說,兩地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探索“招商引進東部企業+購地建設產業園區+援建扶貧工廠+吸納貧困戶就業”“招商引進東部企業+流轉農戶土地+建設現代農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扶貧新路,形成東西部產業協作格局,帶動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而在扶貧的同時,扶志與扶智,更是早早地就進入了兩地決策層的視野。
一百年前,陳嘉庚先生懷抱“教育為立國之本”的家國情懷,慷慨解囊、傾資興學,教育興邦,如今,在集美區這已成為一種傳統,升華為“嘉庚精神”。與和政縣結對幫扶以來,集美區把弘揚嘉庚精神融入到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國家戰略中去,創新結對幫扶機制,以嘉庚精神引領、推動扶貧扶智。
記者一行來到集美區安排結對幫扶資金500萬元新建的和政縣嘉庚實驗幼兒園參訪,恰逢中午時分,幼兒小朋友們正有序用餐。
園長張秀梅告訴記者,幼兒園各種功能用房齊全,配備的保教設備和幼兒游戲活動設備先進,目前,共有大、中、小三個年段9個教學班,在園學生388人。
2019年,該幼兒園與集美區杏濱中心幼兒園建立結對關系每年派出教師到集美結對園進行跟崗學習,后者也連續兩年安排骨干教師到和政進行短期送教送培活動。
“我也到過廈門進行過短期進修,學習到特區幼兒教育許多新的理念與方法。”她說。
張秀梅介紹說,該園的幼教老師時常向小朋友們講陳嘉庚老爺爺的故事,啟迪孩子們從小懂得誠實做人、愛國感恩的心智。
為彰顯陳嘉庚先生“誠以做人、毅以處事”的精神,幼兒園還以兩只可愛的和政小羊為原型,設計誠寶和毅寶兩個吉祥物,寓意可愛誠實、果敢堅毅,集中體現嘉庚精神。
據了解,近年來,集美區弘揚嘉庚精神,著眼補齊和政縣教育、醫療短板,先后投入2151萬元援建嘉庚實驗幼兒園、李家山鷺島小學、王泉鷺島小學等6所學校,投入1697萬元實施2所鄉鎮衛生院、28個村衛生室升級改造、57個貧困村健康一體機配備及“互聯網+健康扶貧”微醫等項目。
廈門市與臨夏州結對幫扶,重視將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在大量吸收農村婦女到扶貧車間就業的同時,創新在廈門援建扶貧工廠、扶貧車間開辦職工“周末學堂”,讓數千名貧困婦女在拿到自己人生第一份工資的同時,也逐步提升文化素質,為臨夏州脫貧攻堅持續發展蘊蓄新的動能。
集美區派駐和政縣掛職干部告訴記者,周末學堂是在東部援建扶貧車間基礎上的一個微創新,基本思路是落實“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發揮東部支教支醫及相關人才作用。目前“周末學堂”已在臨夏州東部援建扶貧車間全面推廣。
甘肅省臨夏州常委、副州長,廈門市赴臨夏州幫扶工作隊領隊邱武偉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把“扶貧車間”作為解決少數民族農村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的重要手段,加大“扶貧車間”建設力度,正在實現從扶貧車間到扶貧工廠、再到產業園區的轉型升級。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臨夏州已累計建設扶貧車間258家,共吸納6041名貧困人口就業,有效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甘肅“攜手”廈門科技扶貧:聚焦貧困地區農牧事業
記者3日從甘肅省科技廳獲悉,廈門-甘肅東西部科技扶貧協作2日舉行合作簽約,雙方將持續深化協作,帶動東部創新資源向甘肅貧困地區聚集,激發當地受援地區創新活力,科技助力農牧事業發展。[詳細] -
甘肅提拔重用扶貧一線干部1822名:晉升看業績和口碑
“為激勵廣大干部在脫貧攻堅一線擔當作為,兩年來,甘肅共提拔重用脫貧攻堅中表現突出的干部1822名。”甘肅省委組織部辦公室主任楊朝峰3日表示,在職級晉升上不簡單看資歷、看年齡。[詳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甘肅省金昌市切實幫扶殘疾人精準脫貧
金昌市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的目標,從落實惠民政策、加強康復指導、完善工作舉措入手,做實做細救助和幫扶措施,在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同時幫扶殘疾人穩定脫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