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類烏齊縣農牧區378名“土專家”成帶領致富“主力軍”
中國西藏網訊 今年以來,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類烏齊縣把建強基層黨組織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深度融合,積極引導培養農牧區實用人才走上村(居)干部崗位,參與農牧區經濟發展,為群眾送技術送信息送服務,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左圖為類烏齊縣農牧民通過加工手工藝品增收;右圖為類烏齊縣2020年轉移就業建筑施工技能培訓班結業典禮
在培育農牧民致富“領頭雁”,夯實脫貧人才庫儲備方面,啟動了“人才選培”行動,各村(居)工作隊聯系實際推選,把活躍在農牧區一線的1124名“土專家”“田秀才”培養成實用人才,選拔出能引領發展、帶領致富的“主力軍”378名。同時,以村(居)干部及青年農民為對象,確保科技培訓全覆蓋,目前,共舉辦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班3期,在種養殖、經銷、生產加工(手工業)等八類行業領域中培養出農村實用人才和農牧民技術員800余人。
為了增強脫貧活力,該縣提出了“致富帶頭人+實用人才+農牧民”聯動模式,發揮農牧區人才“傳幫帶”作用,提高農戶致富本領,每月定期開展“青年致富帶頭人經驗分享會”,引領青年爭做農牧民增收致富的“排頭兵”。桑多鎮扎通卡村民扎旦致富后不忘黨恩,全力為周圍農戶小作坊提供經常性技術指導,目前,全鎮22戶建立起家庭式手工業作坊,每年盈利達200萬元以上。
據統計,目前,已有20名不同領域的致富帶頭人與10個鄉鎮378名農牧區實用人才、2700多戶農戶簽訂了幫扶培養協議,提供資金扶持、技術指導,幫助更多的群眾乘上致富“直通車”。充分挖掘具有典型致富帶頭作用的代表,通過縣電視臺等媒體進行推廣,大力宣傳致富經驗,形成示范作用。
此外,該縣還依托縣農牧(科技)、工青婦、司法、教育、宣傳領域的服務型實用人才,開展“五下鄉”流動巡回服務活動,舉辦農村實用技術知識講座等,為農牧民送技術送信息送服務,為農牧民群眾提供服務8000余次,解決農牧民問題350個,教授技術40項,受益農牧民達2萬余人次。(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強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拉薩市城關區凈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用好項目優勢助群眾增收
據悉,該公司結合“雙聯戶”服務管理和凈土健康產業項目,充分利用園區項目優勢,根據產業項目需求不同,對上崗人員進行職業培訓,實現440個聯戶家庭內1371名貧困群眾增收。[詳細] -
勤勞鋪就幸福路
強就,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班久崗村村民,現年32歲,全家共四口人。2016年,強就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起,強就和妻子依靠外出務工、學習技術走上了致富路。[詳細] -
黑青稞成了 致富“金種子”
近年來,西藏山南市隆子縣立足本地特色資源優勢,著力將黑青稞打造成全區知名品牌,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為突破黑青稞產品單一問題,在認真調研區內外市場需求的基礎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