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進一步盤活旅游資源:美了鄉村 富了鄉親
2021年上半年,昌都市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統籌旅游監管工作,全市旅游市場秩序井然,實現了“安全、有序、繁榮、祥和、文明”的發展目標,全市累計接待旅游總人數1045369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85720.14萬元。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在精神生活上的更大需求,而旅游作為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在旅游市場復蘇強勁的大環境下,鄉村旅游也逐漸迎來了“春天”。
一入夏,類烏齊縣桑多鎮扎西貢村便披上了綠裝,五顏六色的野花競相開放,吸引了大批周邊群眾前來觀賞。
扎西貢村離類烏齊縣城只有10公里,雖然扎西貢生態產業基地部分設施還處于施工階段,但每逢周末,前來這里過周末的群眾仍絡繹不絕。
2019年,西藏晨曦市場開發建筑有限公司立足區位優勢、平臺優勢,本著提升發展后勁的精準扶貧工作思路,以提高貧困群眾收入為中心,投資約7000萬元實施類烏齊縣扎西貢生態產業基地項目。
該項目總用地約410.02畝,主要建設內容為溫泉康養基地和菜籽油加工廠。采用以農戶為基礎、合作與聯動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合作模式,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如今,占地100余畝的灌木林生態觀光已成為這里的亮點,遠遠就能看到一片喜人的綠色林園。尋路走進這里,野花遍地、綠樹成蔭,頗具鄉村風格的小路連接著一個又一個現代化的休閑小屋。
據生態園管理人員介紹,周末來這里游玩的人很多,包間總是供不應求,需要提前預定。
自2019年開工建設以來,扎西貢生態產業基地項目轉移當地農牧民勞動力40余人,直接或間接促進農牧民增收120余萬元。
像這樣的“灑咧”營地,昌都還有很多。昌都市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產業基礎薄弱,但旅游資源富集、稟賦極佳。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昌都市旅游發展局不斷挖掘本地旅游文化功能,抓好“灑咧”營地建設,推動鄉村旅游發展。
目前,昌都市共有“灑咧”營地180余個。“灑咧”營地的建設經營帶動了當地村民參與勞動獲取勞務收入,全村建檔立卡戶均可參與營地臨時性用工。同時還促進了當地牛奶、酸奶等農畜產品的銷售,為群眾帶來了較為可觀的現金收入。營地的經營發展間接輻射到周邊,周邊群眾自籌開辦了小型洗車場等,使當地群眾直接或間接吃上“旅游飯”。
如果說距離昌都市區80多公里的扎西貢生態產業基地稍遠,那距離城區10余公里的如意鄉如意村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近期,環境優美、美食豐富、娛樂項目多的如意鄉如意村涯鐘林卡成為昌都群眾慕名前去的打卡之地。試營業期間,店內還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活動,既有打折活動,又贈送鹵菜、臘肉香腸等菜品,一時間生意火爆。
涯鐘林卡地勢平坦,植被茂密,一棟裝修精美的藏式房屋讓人眼前一亮。為滿足更多人的娛樂需求,店內新購置了滑滑梯、蹦蹦床、充氣式大滑梯等游樂設備,還設置了套圈、打氣球等娛樂項目,讓孩子和家長都可以在這里度過歡樂時光。
每到下午時分,林卡內回蕩著節奏歡快的鍋莊歌曲,有興致的客人便會圍著壩子中心的彩旗跳起鍋莊,歡笑聲與歌聲融為一體,好不暢快。
近年來,昌都市堅持將鄉村旅游發展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依托國道317、318天路廊道及核心景區資源,主打“生態牌”,念好“山水經”,組織開展以“灑咧”營地建設為重點的“特色鄉村旅游工程”,逐步建立鄉村旅游“孵化器”機制,吸納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旅游開發建設。
目前,全市建成的180余個“灑咧”營地每年可直接或間接帶動4000余名群眾就業,人均年創收5000余元。此外,農牧民家庭旅館473家,直接從業人員達3632人,帶動群眾1825人,實現人均增收4000余元。
如今,品嘗特色藏餐、炒青稞、糌粑、風干牛肉、鮮牛奶、酸奶等特色食品已成為可供游客體驗的本地民俗項目之一,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昌都市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也在積極扶持、指導研發特色旅游產品。洛隆“洛宗”青稞系列、江達鄧瑪酒業青稞酒系列、類烏齊風干牦牛肉等農牧業精深加工產品作為各大展銷會及市旅游服務中心、外地各旅游聯絡處的主打產品,在區內外旅游博覽會、貿易洽談會和旅游宣傳推介會等各級展銷會上進行了展銷,推廣效益顯著。
今年上半年,昌都全市鄉村旅游接待游客25.4萬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840萬余元;全市旅游業帶動農牧民轉移就業5831人,實現增收1240.13萬元。
江達縣“西藏解放第一村”景區、天穹孜珠景區、夏烏民俗旅游村、谷布山景區……走進鄉村,你會發現不一樣的美,更多的精彩等你來發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民生保障 讓各族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不斷加大投入,今天的西藏已建立起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特殊教育的現代教育體系。[詳細] -
做強農村電商 助力鄉村振興
雙方將先行在拉薩、日喀則、林芝和阿里進行試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