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方公布相關備忘錄,豁免計算機、半導體制造設備、集成電路等部分產品的“對等關稅”,對此,中方做出回應,認為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邁出的一小步。
針對美方豁免“對等關稅”的做法,中方正在對有關影響進行評估,并敦促美國政府在糾錯方面邁出更大一步,同時表明對談判持開放態度。美方或將進一步緩和其關稅政策,但也有報道稱,豁免是暫時的,美國可能將相關關稅移至涵蓋整個電子行業供應鏈的“另一個關稅類別”之下。
中國政府的立場已經一目了然:如果美方打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如果美方希望進行公平、公正的談判,中方將以誠相待。
接下來,就要看美國的行動了。
理智之人不難看出,繼續針鋒相對地加征關稅已然毫無實際意義。如果美方真如其所暗示的那樣,期待與中國重啟談判,就應像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所敦促的那樣,徹底取消“對等關稅”的錯誤做法,回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的正確道路上來。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反對美國經濟脅迫和貿易霸凌,這在美國眼里卻成了拒絕與中國進行談判的借口。據報道,美國總統一直告誡其內閣,首先做出讓步的,應該是中國。面對美方挑起的這場具有破壞性的關稅戰,中國沒有屈服,毅然奮起反抗,令美國意外。與其他霸凌者一樣,美國希望被霸凌者因恐懼而屈服。
中國堅定捍衛自身權益,因此讓外界注意到,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實際上也給美國本身造成了負面影響。在與其他國家的經貿往來中,美國用脅迫手段獲利越多,采取彌補措施的必要性就越大,哪怕獲利多少并非像美方所吹噓的那樣。實際上,美國對全球發起關稅戰,無論是其金融還是經濟,都難以承受后果。
隨著美國股市巨震、美元走弱,美國企業、商家及消費者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反對聲日漸高漲,隨后,美國政府從4月初開始逐步放松關稅政策,暫緩或豁免了部分商品關稅。
由此,美國所謂的“解放日”關稅戰本質已經徹底暴露:不過是個“看看能撈到什么好處”的障眼法,目的是剝奪中國發展權。
正如中方所指出的,美國政府應該意識到,其關稅政策非但無助于解決其自身問題,反而讓事態進一步惡化;非但無助于構建美方所宣稱的公平的全球貿易新秩序,反而嚴重破壞了國際經貿秩序,擾亂了企業正常生產和運營,不利于世界各國人民福祉。
中方敦促美方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各方理性聲音。中美關系的僵局需要得到有效解決,而不應成為一場看哪方能堅持更久的比試。雙方應照顧彼此的核心關切,將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視為兩國共同的責任,牢記心中。正如中方反復提醒美方的,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4月15日社論
原標題:Ball is still in White House's court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
編譯:曹靜 編輯:李海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