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題為“弘揚科學家精神,勇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
在經濟社會發展步入關鍵時期的今天,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各行各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科技創新提供動力源泉和強大支撐,迫切需要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發揚科學家精神,破解時代難題,回應人民期待,推動國家向科技強國邁進。
回顧百年,華夏大地上的科學史,本身就是一部書寫科學家精神的歷史。作為科技后發國家,從科技落后、一窮二白到大橋飛跨、高鐵奔馳、蛟龍入海、神舟巡天……中國的科技創新發展史上,最重的底色是科技報國、科技為民的愛國情懷。“怕家國難安!怕人民受苦!怕受制于人!”——這是一位雷達專家的心聲;“為中華之崛起,為民族之復興”——這是一代代科學家的自我期許、使命擔當。
科學家精神有豐富內涵,“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是第一要義,是靈魂。科技工作者從事何種研究,有“小我”的興趣使然,更多來自“大我”的使命驅動。袁隆平院士年輕時眼見餓殍而痛心,把“解決吃飯問題”當作終身追求;“稀土之父”徐光憲,因為國家需要5次改變研究方向。科技工作是艱苦的跋涉,有時會板凳一坐十年冷,有時會隱姓埋名數十年,有時會上下彷徨苦苦追索,這些孤獨、艱苦甚至清冷的過程,背后支撐的正是強大的精神、火熱的靈魂。
科技從來不只是實驗室里的計算與推演。在人類發展史上,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面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形勢,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所在。對科技工作者來說,這兩個“自”字,飽含國家和人民的期待,飽含時代召喚和崇高使命,也是新時代科技工作者大展身手、實現自我的廣闊舞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