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從西方技術的模仿者轉變為領先創新者之一。中國長期推進五年規劃,是推動其經濟持續進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昆山杜克大學常務副校長、美方校長、社會科學教授約翰·奎爾奇(John Quelch)說。
中國經濟轉型走向成功
奎爾奇曾在哈佛大學任教30多年,1981年,他首次訪問中國。此后44年里,奎爾奇始終對中國保持濃厚興趣,多次訪問中國,親眼見證了中國的高速發展?!拔液苄疫\自己能在1981年來這里,我親眼看到了中國經濟在這段時期內的轉型。這確實是人類歷史上最顯著、最具影響力的轉型之一。”
中國44年的發展歷程,令奎爾奇印象深刻,“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已轉變為世界領先的工業制造經濟體?!?024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經濟的重要動力源。
奎爾奇觀察到,中國經濟正從基礎制造業向更加平衡的經濟體轉變,實現提振消費與提高投資效益的有效結合?!敖陙?,中國的制造業在GDP中的比重逐漸下降,這對于中國經濟來說,是自然而恰當的發展軌跡,但制造業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奎爾奇說,中國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扎實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這些五年規劃之路,正是中國44年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擁有14億人口,政府在管理過程中面臨挑戰性,但我看到了中國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所取得的持續進步?!?/p>
科技發展為全球貢獻智慧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日前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的創新力排名較去年上升1位至第11位,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擁有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超過去年的24個,位居世界第一。中國科技創新企業的蓬勃發展,讓奎爾奇連連贊嘆。他表示,當許多美國用戶得知常用的社交軟件為中國公司運營時,并沒有因此感到不安,反而覺得“原來它來自中國,中國一定很棒”,更認可中國的創新能力,“這實際上是中國創新和智慧的廣告?!?/p>
近年來,盡管面臨一些西方國家設置的技術限制,中國科技創新始終穩步推進。奎爾奇表示,眾多事例證明了中國公司的韌性,它們不會被阻礙或壓制,也不會因道路上遇到的障礙而退縮。
“過去人們總說,‘美國創新、中國模仿、歐洲監管’,但這樣的時代結束了?!笨鼱柶嬲J為,美國政府之所以對中國有所戒備,部分原因在于中國在創新方面的快速進步和巨大潛力,中國從模仿者快速成長為創新者?!爸袊鴷槭澜鐜砀唷⒏?、更便宜的創新產品。中國擁有非常大的國內市場,可以在其中測試,然后提供更多新想法、新選項。中國的創新軌跡可能會持續下去?!?/p>
家國情懷激發創新活力
奎爾奇現任昆山杜克大學常務副校長、美方校長,他認為創新的想法總是出現在不同知識領域的邊界上,而不會只來自某一學科領域的深處。昆山杜克大學允許學生不必在入學第一天就選擇一個專業,他們有更多時間去探索感興趣的不同學科領域?!皩W生可以發掘自己真正的興趣和才能,培養創新理念。”
工作之余,奎爾奇喜歡周末去博物館。他驚訝發現,博物館里總有許多年輕人。奎爾奇認為,推動科學、計算機等創新學科發展是很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了解我們到底來自哪里。“我很高興看到中國在全國范圍內推動博物館的建設和投資,也很高興中國的年輕人能夠在追求創新精神的同時,認同傳統、欣賞歷史?!?/p>
長時間和中國的年輕人接觸,奎爾奇看到了中國學生身上的多個特點。他說,中國家庭對教育投入很大,許多孩子都被家庭寄予厚望,因此能夠獲得最好的教育。中國學生總是積極向上,學習勁頭十足。最明顯的特點是,中國年輕人非常能夠體會父母的辛勞,且對中國這樣歷史悠久的國家有奉獻精神,對家庭、國家的責任感很強。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家國情懷是幾千年來扎根在中國人內心深處的精神元素?!爸袊鴮Ω咝:涂萍佳芯康某掷m投入,使許多大學發展迅速,成為人才和學術的重要來源。中國在學習、教育和創新方面的優勢,是大多數國家不具備的核心資產?!?/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