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補齊醫療短板 幫帶本地人才
3月22日上午,一場高難度的神經纖維瘤切除及顏面部重建手術在自治區人民醫院進行。手術在該院血管外科、麻醉科、耳鼻喉科、腫瘤科、放射科等多學科的保障與配合下共同完成,涉及患者半側顏面部重建,難度大、風險高,在西藏尚屬首次。
神經纖維瘤是一種不太多見的顱面部畸形疾病。據了解,該名患者來自尼木縣,自小患有神經纖維瘤。由于過去治療條件有限,再加上自身因素影響,原本小小的瘤體在十幾年的時間里迅速生長,造成右側面部器官下垂移位、面容毀損,對患者生活、工作產生巨大影響。
“我們準備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一方面是對瘤體廣泛切除,另一方面是對患者整個面部外形進行重建,對移位的器官進行重新復位。”第八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醫生、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教授、自治區人民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周栩介紹,由于瘤體位置在顱面部,十幾年病理性的生長又讓瘤體走行,導致血管等異常紊亂。為了避免術中患者大量出血,手術前一天,患者已接受介入治療,將主要血管進行了栓塞。
“盡管如此,手術難度還是非常大。”周栩說。
經過4個多小時的緊張奮戰,手術取得了圓滿成功。記者了解到,由于該患者是尼木縣政府的重點幫扶對象,其各項治療費用都得到了政策減免。
近年來,通過組團式醫療援藏工作,各對口支援省市集中派遣專業技術人才進藏開展全方位幫扶、培養本地人才,不斷補齊了西藏醫療短板,填補了西藏醫療領域多項空白,使西藏醫療技術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和突破,讓各族群眾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實惠。
這是來自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對口支援辦的一組數據:去年,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抓實“五大中心”建設,全區新增2個國家級卒中中心,1個國家級創傷救治中心,2個市級危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全區“1+7”醫院“五大中心”總數達到29個;去年,全區各市地受援醫院開展三、四級手術25746臺,危急重癥病人救治效率和成功率得到提升。
受益于組團式醫療人才援藏工作,全區“1+7”醫院發展步入快車道。截至目前,拉薩市、日喀則市、山南市、林芝市、昌都市、那曲市人民醫院成功創成“三甲”,阿里地區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三乙”,實現了全區醫院管理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2022年,178家支援醫院派出511名支援人員進駐全區71家縣醫院開展幫扶工作,其中,重點加強了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和急救專科及檢驗、麻醉等科室建設,全區262項縣域新業務逐步開展并推廣。
在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以院包科”機制的幫扶下,西藏各受援醫院的科室人才隊伍進一步優化,真正實現了醫療援藏工作從“輸血”到“造血”的質變,促使全區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2022年,“1+7+13”醫院重點建設203個科室,打造重點學科100個,“打包”移植先進經驗225個,推廣和開展新業務新技術570項,填補技術空白300項;“1+7”醫院2022年1月至7月門診量、住院量、手術量較上一年同期增長74.5%、12.8%、11.3%。
記者了解到,2022年,西藏立足“1+7+13”醫院發展需要,加強溝通協調,匯總第八批組團式醫療人才需求計劃292名,組織各醫院完成第七批、第八批援藏干部壓茬交接。
據介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開展以來,采用“團隊帶團隊”“專家帶骨干”“師傅帶徒弟”模式,努力為當地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人才隊伍。僅2022年,援藏人才“1+7+13”醫院結對幫帶本地醫務人員819人,培養不同層次醫療骨干546名,使一大批本地醫務人員加快成長,成為醫院中堅力量。同時,以提升受援醫院護理質量管理水平為目標,舉辦“1+7+13”醫院護理管理線上培訓班,受訓200余人次。
近期,西藏制定出臺了《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師帶徒雙向考核方案》,扎實開展雙向考核工作。其中,考核援藏專家182位,考核率91%;考核本地學員355名,考核率79%;評選優秀師傅45名。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西藏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將持續推進“五大中心”建設以及“以院包科”工作,拓展診療方法,引進適宜技術,加強心腦血管、呼吸、神經、血液等重點專科和重癥救治能力建設。同時,穩妥提升13個縣人民醫院醫療服務水平,引導援受雙方重點建設關系群眾看病質量的基本科室,進一步加強工作效果監測和反饋。(記者 曉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著力健全青年志愿服務體系
5月25日,拉薩市優秀青年志愿者媒體見面會在拉薩召開。會上,共青團拉薩市委員會副書記曹偉介紹拉薩市青年志愿服務及項目培育情況,拉薩市優秀志愿者代表作交流發言。[詳細] -
拉薩市婦兒“護蕾盾”小程序上線 提供權益保護等服務
日前,拉薩市婦女兒童“護蕾盾”小程序正式上線,將為婦女兒童提供權益保護、心理咨詢等服務。[詳細] -
北京西藏醫生攜手診療高原先心病
偏頭痛已經困擾卓嘎(化名)20多年,她從來沒想到,這個老毛病會是自己心臟疾病所致,直到她遇到北京援藏的心胸外科醫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