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仡櫚倌挈h史,從“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執著信仰,到對“可愛的中國”的深情呼喚,再到“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無怨無悔;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我們黨在長期奮斗歷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已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滋養,是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其中,也包括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在雪域高原孕育出的“老西藏精神”。在西藏歷史性巨變的宏偉進程中,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前仆后繼,生動演繹了“老西藏精神”的強大生命力和感召力,他們用理想之光照亮奮斗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
和平解放時期,“四路”進藏部隊官兵在進軍途中以及之后破山修路、開荒生產、武裝平叛和民主改革、自衛反擊戰的崢嶸歲月里,堅決聽從黨中央指揮,團結一心、同仇敵愾、嚴守紀律、共克時艱,圓滿完成了黨中央部署的各項工作。在這光輝歷程中,有的同志一天吃不上一頓熱飯、一身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有的同志帶病帶傷堅持工作,有的同志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長眠于高原,展現出了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優秀品質,在血與火的革命斗爭中,熔鑄了 “老西藏精神” “兩路精神”。
民主改革后,廣大駐藏部隊官兵和各族干部群眾在嚴酷的高原缺氧環境中,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發揚愚公移山和釘釘子精神,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挑戰自然極限和生理極限,戰天斗地、頑強拼搏,靠著十字鎬、鋼釬、鐵鍬、炸藥、扁擔、獨輪車等簡單的工具,用勤勞的雙手和艱辛的努力創造出了納金電站、虎頭山水庫、列麥革命壩等高原奇跡,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火熱實踐中豐富發展了“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
改革開放以來,西藏自治區全區各族干部群眾和駐藏部隊官兵傳承發揚革命斗志,扎根邊疆,赤誠奉獻,有的同志的親人去世也沒有能夠送上最后一程,有的夫妻長期分居,有的獻了青春獻子孫,讓孩子接過 “接力棒”,為西藏的改革發展穩定接續奮斗,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升華凝練了 “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和孔繁森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族干部群眾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錨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團結一心、艱苦奮斗,完成脫貧攻堅,保持社會持續和諧穩定,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鞏固生態安全屏障,加快邊境地區建設,為“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和孔繁森精神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
歷史,總是給予人們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70年來,西藏的變化翻天覆地,“老西藏精神”歷久彌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干部特別是西藏干部要發揚“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增強能力、錘煉作風。
時代變了,條件變了,但理想不變,信仰依然。我們要不斷從“老西藏精神”中汲取信念的厚重養分,賡續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以對初心使命的始終堅守,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讓包括“老西藏精神”在內的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新的光芒。(中國西藏網 文/許小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