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浦東機場出入境貨機數量和貨郵吞吐量都創下開埠以來歷史新高;寧波舟山港完成年貨物吞吐量12.24億噸,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上海新設外資企業數、合同外資、實際使用外資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天津濱海新區年度進出口值首次突破6000億元關口;敦煌市光電園區新能源發電量、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8.8%和39.3%……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中國經濟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取得新成效,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1%。這個數據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彰顯了強大的發展活力和穩定性。
隨著全國兩會的召開,有關2022年的中國經濟增長目標成為世人關注的熱點。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面對今年的工作,李克強總理強調,今年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面對新的下行壓力,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擔負起穩定經濟的責任,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
不難看出,面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從8.1%到5.5%的增長速度,中國決策層給全體中國人民做出了合理科學的頂層設計。同時,這樣一個“中國方案”也給了全世界一個清晰的“信號”,2022年的中國經濟將邁出穩中求進的堅定步伐,為處于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帶來更穩定的力量。
對于2022年的中國經濟增長目標,世界經濟界人士發表了看法。美國巴德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潤年表示,2022年中國確立5.5%左右增速目標是適度的,是實事求是的目標,反映了全球客觀環境;阿根廷國立拉普拉塔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塞巴斯蒂安·舒爾茨表示,當前國際形勢復雜,挑戰不斷增多,中國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在充分考量各項因素后提出的合理目標,反映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積極向好的局面;美國銀行研究團隊表示,鑒于俄烏沖突給世界經濟帶來不利影響,一些地區經濟將出現不同程度放緩,美歐經濟增速預期均被下調,但中國經濟增速預期維持不變……
在過去的一年中,全球經濟復蘇乏力,而中國經濟爬坡過坎,顯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和韌性。這一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25%;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2%,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6.0%;連續5年蟬聯全球貨物貿易第一位……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穩定發展是中國經濟的不二之選。
2022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堅決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部署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扎實做好各項工作。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中國西藏網 文/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