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通過與公安部門防疫大數據對接,運用數字技術手段,給無智能手機人員生成二維碼并制卡發放。從“我掃你”變為“你掃我”,小小的改變既方便了百姓又讓防疫工作變得精準高效,“反向掃碼”獲得全網點贊。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數字化技術成為中國戰勝疫情的重要武器,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快捷與便利:5G 通信技術保障遠程辦公和線上教學的順利進行,大數據與物聯網技術助力精準防控,智能機器人實現無接觸服務,健康碼涵蓋了復工復學、交通出行、商超購物等應用場景,紅外自動測溫系統實現了公共場所高效測溫,電子支付逐漸成為主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數字化防疫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然而,智能化防疫工作全面推行的同時,不能忽略老年群體的實際需求。我國老年人口數量龐大,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數據顯示 ,截至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時 ,我國 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18.70%。而我國老年人對互聯網的使用占比并不高,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 2021 年 12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32億,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網民規模達1.19億。這意味著,全國還有約1.5億老年人面臨著網絡和數字化的鴻溝。而且有些老年人雖然使用互聯網,但對日新月異的數字化技術和產品并不能完全掌握。“老人因無法出示健康碼被拒乘地鐵”“進醫院要走一系列網上操作流程”“老人不懂網絡搶購蔬菜”等現象都表明在數字化產品使用場景中老年人容易生出無力感,疫情防控任務與老年人群體的智能鴻溝產生了矛盾。
2020 年 11 月 24 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在新冠肺炎疫情依舊不容忽視的形勢下,為保障老年人正常生活,必須堅持傳統與智能“兩條腿”走路。因為老年群體在使用智能產品時仍存在較多問題,所以必須保留傳統服務方式,在防疫過程中更多地體現出對老年人的人文關懷。為保障老年人正常出行,很多地區已經增設了“無健康碼通道”,采取以社區紙質證明、通信行程卡作為替代性證明等措施。同時,要不斷提高互聯網產品適老化水平,讓技術的觸角跨越數字鴻溝,用個性化、精細化的產品和服務,讓老年人感受到真情和溫情。
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都是以人為中心,為人類服務。一個有溫度的時代,不應也不能忽視任何一個群體。期待會有更多的措施和方法,讓老齡化與數字化和諧兼容,精細化與人性化攜手并進。(中國西藏網 文/孫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