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拉薩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

      發布時間: 2022-05-25 13:47:00 來源: 中國西藏網

        中國西藏網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全市上下以提升首府城市首位度為目標航向,團結一心、不懈奮斗,社會大局持續穩定,民族團結宗教和諧,民生福祉顯著改善,地區經濟飛速發展,生態環境保持良好,支邊能力不斷增強,在西藏全區中的帶動力和輻射力不斷提升,開創了拉薩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


      圖為從拉薩南山公園遙看布達拉宮 攝影:王媛媛

        5月24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拉薩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關情況進行發布。

        據介紹,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間,拉薩市制訂了《拉薩市民族團結進步條例》,堅決抵制狹隘民族意識,依法打擊破壞民族團結違法犯罪行為。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月、“9·17”民族團結進步節宣傳活動,推進民族團結“九進”工程,推出《文成公主》《金成公主》《援藏情深》《歡樂一家親》等一批文藝精品力作,打造民族團結教育基地26家,開展唐蕃古道、茶馬古道、長慶會盟碑等歷史遺跡和文化遺存研究,全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成集休憩游玩和愛國教育相融合的中華文化公園,用一組組雕塑生動展示西藏作為炎黃之根、與祖國同文共軌的歷史和血脈。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150余家單位、286個集體、1000余戶家庭被評為國家和區市級先進。民族通婚家庭由2015年的1891戶增加到2021年的7245戶,西藏區外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增強,駐拉央企招錄本地員工赴外培訓鍛煉,組織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區外就業,各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深化。積極鼓勵其他省市和西藏區內其他地區人員到拉薩興業創業、安居生活,全面實行城鎮“零門檻”落戶。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拉薩藏族、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口比例由2010年的76.70:21.64:1.66變為2020年的70.15:26.86:2.99,呈現出人口大流動、民族大融合的良好趨勢。


      圖為藏歷水虎新年來臨前拉薩八廓商城內各族群眾購買“年貨”歡度新年 攝影:王佳豪

        拉薩市始終堅持對達賴集團斗爭方針不動搖,嚴密防范和依法打擊分裂國家、影響穩定、破壞團結的反動宣傳活動、聚集鬧事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健全完善信息支撐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大力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強化“四治”聯動,“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治理機制深入實施。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搶險救災和突發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預案管理、物資儲備,保持重特大安全事故零發生。“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的道理深入人心,各族群眾“我要穩定”的愿望更加強烈。


      圖為拉薩市群眾穿上節日盛裝開啟春耕春播 攝影:王佳豪

        拉薩市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易地扶貧搬遷2.89萬人,農村危房改造3067戶,投入資金96億元,實施產業項目485個,44435名建檔立卡人口全部脫貧。2021年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15694元,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100余元。堅持把每年80%以上的財力用于民生事業,一切工作向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聚焦。實施千名實用技能人員培養計劃,加強農牧民職業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保持95%以上。全面提升教育發展水平,新增學前、義務和高中教育標準學位4萬多個,完成拉薩師專整體搬遷、一職遷建,職業教育規模達到1.6萬人。全市所有中小學校實現集中供暖。健康拉薩深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城市醫聯體”建設全面推開,“組團式援藏”助力醫技水平不斷提高,“互聯網+智慧醫療”深入實施,市人民醫院創成全區首家“三甲醫院”,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達到707.5元,大病分類救治、慢病簽約救治覆蓋率100%。人均期望壽命從2010年的67.2歲提高到2021年的72.19歲。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達到每人每年11688元和5060元。“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的幸福笑容真實地流淌在每個人的心田。


      圖為拉薩半程馬拉松比賽中運動健兒從布達拉宮前飛奔而過 攝影:趙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拉薩市主動應對疫情反復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2021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41.84億元,是2012年的2.75倍;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9.35億元,是2012年的2.56倍;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9.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45家增加到92家,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3%;進出口貿易總額36.17億元,是2012年的0.17倍,全區發展火車頭和領頭羊作用進一步提升。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3.3:37.5:59.2。科技進步貢獻率由39%增長到54.1%,高新技術企業增長3.8倍。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蓄力儲能,為高質量發展積蓄了強大動力。

        拉薩市與毗鄰城市交通網絡全面進入高速時代,“復興號”聯通藏中南城市圈。公路通車里程超過5500公里,較2012年增長41%,鄉鎮行政村通暢率、鄉鎮客車覆蓋率達100%。貢嘎機場T3航站樓建成投用,109條航線通達國內外62個城市。4G網絡覆蓋全域,5G網絡暢游城區。建成近百公里的繞城環線,城市建成區面積由68平方公里擴大到120平方公里,水電路訊氣等基礎設施和城鄉流通體系全面提級。經開區產城融合深入推進,柳梧新區升級為自治區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文創園區集聚功能不斷提升,頓珠金融城拔地而起,千年古城一派萬象更新的氣象。


      圖為飛馳在拉林鐵路上的“復興號”列車 攝影:趙耀

        拉薩市以文化旅游、凈土健康產業為支柱,以綠色工業、現代服務為支撐,以數字經濟為支點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四梁八柱”加速形成、融合發展。A級景區達到29家,推出“拉北旅游環線”精品線路,豐富林卡游、溫泉游、極限游、紅色游等新體驗,文化旅游從景區景點向全域旅游、深度體驗、休閑度假、文化認同邁進。“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接待游客931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346億元,較“十二五”時期翻了一番。大力推進青稞增產、牦牛出欄、藏雞擴繁、設施蔬菜和特色經濟作物種植,建成7座現代化農牧業產業園,國家級龍頭企業達到6家,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達到9個,成功打造高原奶業品牌,肉禽蛋奶和蔬菜自給率逐步提高,“拉薩凈土”榮獲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著力打造綠色礦山,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天然飲用水等工業產業,水泥產量增長近1倍,天然飲用水產能達到300萬噸。打造國家級綠色數據中心,全球數字經濟大會首次走上高原。領峰物流園、冷鏈物流港等一批引領性、標志性產業集群項目建成投用。


      圖為拉薩河景觀 攝影:趙振宇

        拉薩市優化要素資源配置和生產力空間布局,全市常住人口達86.79萬,較2010年增長55.14%,躋身全區人口第一大市。推進土地資源高效利用,工業用地投資強度提高50%。深化政銀企合作,設立首貸服務中心,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度顯著提高。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設立三級政務服務大廳,調整下放行政事項1140項,取消證明材料126項,行政審批承諾時限壓縮54%。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進兼并重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市屬國有企業資產突破1300億元,較“十二五”末翻了兩番。大力推進農業農村改革,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和集體資產清產核資,農墾改革順利推進,建成農村產權交易信息服務平臺。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50萬元的村(居)達40%。深入推進區際互動和開放發展,加強與援藏省市、毗鄰地區的交流合作,在區外設立5個產業交流中心。實施中尼友誼工業園項目,拉薩綜合保稅區運營在即。


      圖為駛入拉薩站的“唐竺古道”號列車 攝影:王佳豪

        拉薩市建立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26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5801.76平方公里,生態紅線面積9761平方公里,草原綜合植被覆蓋率69.8%。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高標準完成中央和自治區環保督察整改工作。建成全國首座高原垃圾焚燒發電廠和危險廢物處置中心,所有縣建成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完成全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調整。主要江河湖泊水質保持良好,納木錯水質達到Ⅱ類標準,空氣質量保持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前列。全面消除海拔4300米以下“無樹村”和“無樹戶”。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有條件的村莊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100%。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建成一體化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的靜脈產業園區。城市新能源公交車達到100%。實施“綠色圍城”工程,城區綠化率38.8%,完成53公里的中心城區水系修復治理,全面推進拉魯濕地三期保護工程。青山依濕地,綠水繞凈城。


      圖為從拉魯濕地看布達拉宮和“祖國萬歲”山 攝影:王媛媛

        拉薩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塑形鑄魂,深入開展“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和“五有五好”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面加強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設。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完成286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標準化改造,建成各級文化館(站)75個、博物館6座,村村建立演出隊,農村書屋、寺廟書屋實現全覆蓋。完成縣級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廣播電視“村村通”進一步鞏固。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不斷加強,推動拉薩古城申遺,啟動編撰《拉薩非遺大典》,新增全國重點和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成功創建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廣泛推動全民健身,完善城鄉體育設施,打造特色品牌賽事,運動健康理念不斷提高。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制作大型舞臺劇《金城公主》,文化創意類企業超過2000家,文創園區被認定為首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在拉薩,中華文化符號全面彰顯,地區特色文化煥發璀璨生機。


      圖為2021北京拉薩“心連心”藝術周專場演出現場 攝影:王佳豪

        同時,在過去十年,北京市、江蘇省大力支持拉薩發展。2012年至今,兩省市陸續選派干部人才478名(含專技人員)、落實援藏資金70.84億元、實施項目668個,呈現出援藏情深、攜手同行的新氣象。(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佳豪)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jizz8性欧美| 老头一天弄了校花4次| 好猛好紧好硬使劲好大国产 | 4ayy私人影院|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青青操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男男高h粗暴黄车文| 国产肉体xxxx裸体137大胆| 丰满老熟好大bbb|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免费看黄网站在线| 韩国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试看60边摸边吃奶边做| 夫不再被公侵犯美若妻|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四虎免费影院ww4164h| 天海翼黄色三级|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ⅰdeoXXXX国产|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小视频| 免费看黄色片子|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一级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不卡码|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国产一级做a爰片在线看| 日本最新免费网站| 在线成年人网站| 亚洲AV无码不卡| 精品国产夜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