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10月5日,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民政事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在拉薩召開。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各級民政部門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上持續發力。
圖為拉薩市達孜區五保集中供養服務中心老人歡度重陽(資料圖)
圖為阿里地區兒童福利院內的宿舍一角(資料圖)
西藏自治區民政廳黨組副書記、廳長陳凡彥說,十年來,西藏基本建成了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隨著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通過實施脫貧攻堅工作,城鄉低保人數已從2012年的37.66萬人下降到2021年的15.8萬人,特困人員從2012年的1.59萬人下降到2021年的1.29萬人。同時加大臨時救助力度,臨時救助人員從2012年的0.69萬人次上升到2021年的2.15萬人次。
十年來,西藏基本民生保障標準不斷提高、基本民生保障的覆蓋面不斷擴大。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范圍,建立了農村留守老年人、婦女、兒童關愛服務制度,構建起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建立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累計惠及近13.7萬殘疾人,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9.6億元。
十年來,西藏福利彩票公益金效益顯著。2012年-2021年全區累計發行福利彩票136.54億元,累計籌集彩票公益金39.01億元,專項用于老年人福利、兒童福利、殘疾人福利事業以及公益事業。
十年來,西藏持續創新城鄉社區治理,增強社區服務功能,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全部城市社區和大多數農村社區,近5萬社區工作者在為民服務特別是2022年的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十年來,西藏各級民政部門大力加強社會組織管理。目前,西藏自治區各級民政部門登記管理的社會組織總量已達727個,比2012年增長1.6倍。西藏自治區持證社會工作者達358人,志愿者隊伍50余支,注冊志愿者達到10萬余人。
十年來,西藏自治區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日趨健全。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區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到145個、床位1.3萬張。老年人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綜合補貼等制度不斷完善,惠及近6.7萬老年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全面取消婚姻登記收費,積極開展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促進家庭和諧美滿。大力推行惠民殯葬政策,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在殯葬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同時,嚴格落實《行政區劃管理條例》和《地名管理條例》,穩妥有序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并積極向社會提供地名公共服務。(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媛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