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風,是暖的,些許帶點甜,一不留神,就吹醒了瀾滄江畔覺龍溝里漫山遍野的灼灼桃花。
走進芒康縣納西民族鄉覺龍溝,眼前鋪開的就是粉色的桃花、連片的葡萄園和遠處達美擁雪山的交相輝映。從遠處眺望,蔥蔥郁郁的樹木環抱一座宏偉壯麗的藏式莊園建筑,它就是納西民族鄉小有名氣的覺龍莊園。
圖為覺龍莊園一景
覺龍莊園的創始人羅色江措,2006年從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后,開始在青藏鐵路公司工作,因為心懷創業夢想,他毅然決然辭掉了相對穩定的工作,開始踏上了創業尋夢之路。在外艱苦創業七年后,他積累了一定的基礎和資本。2017年,他和合伙人一起創立覺龍莊園。為了創辦一個既有西藏特點又充滿現代風格的酒莊,他和合伙人連續參觀了國內的十幾家有名酒莊,積累經驗。現在覺龍酒莊已經逐步成型,建筑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除生產車間外,還配套有民宿和餐飲區。
圖為群山綠樹環抱中的覺龍莊園
覺龍莊園處于大香格里拉葡萄酒產區,總體氣候環境適宜釀酒葡萄的生長。一開始,羅色江措就堅持“葡萄酒七分原料、三分工藝”的理念,把發展重心放在釀酒產業上。目前已經有覺龍莊園珍藏干紅葡萄酒、赤霞珠干紅葡萄酒、桃酒等五款產品,年產量達100噸,而且入駐了地球第三極優選標準品牌。羅色江措介紹說,“目前,我們除了在本地銷售外,主要跟上海、杭州、西安等地的經銷商和餐廳合作,比如說梅朵和納古餐廳。今年,截至目前,銷量已經有30噸左右,也就相當于售出了4萬瓶酒。”
圖為羅色江措攜產品參加2021年成都糖酒會
談到最初返鄉時候的沖動,羅色江措笑著說:“我也曾夢想做仗劍走天涯的少年,在西藏良好的創業政策驅動下,加上自己有了一定的資金積累后,我就想回來反哺家鄉。”羅色江措一直堅持以農為本,充分利用覺龍溝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厚的勞動力資源,在保障優質生產原料有效供應的同時,和村民充分分享產業紅利,現在酒莊與農戶合作的葡萄園達200畝。覺龍莊園每年為當地老百姓解決務工問題500人次左右,還吸納了四名大學本科生。同時,他還和覺龍村委會簽訂了長期的戰略合作協議,承諾每賣出去一瓶酒,就給村委會分紅兩元錢。
圖為覺龍莊園給農牧民分紅
星光不負趕路人,成功從來靠的不是豪言壯語,而是腳踏實地的努力。如今,覺龍莊園里整齊擺放的橡木桶和一瓶瓶運往五湖四海的葡萄酒,蘊含著羅色江措和團隊的辛勤付出和夢想追求。而創業之路從來不是表面看上去的云淡風輕,他們也曾遇到挑戰和瓶頸。
羅色江措說:“我大學學的是土木工程,跟葡萄酒釀造,可以說是隔行如隔山。”為了克服葡萄種植及釀造中技術人員缺乏的困難,羅色江措通過多方聯系,開始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合作,由劉延琳教授帶隊指導種植和釀造。現在,覺龍酒莊引進種植了以前芒康產區沒有的新品種西拉、黑皮諾等,同時,覺龍酒莊還專門聘請來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羅宇辰擔任酒莊的首席釀酒師。
羅色江措說,“怎么樣從完完全全的葡萄酒小白變成一個葡萄酒經營者,我也經歷了蛻變。葡萄酒專業是非常深奧和專業的,我只能硬著頭皮,一點一點鉆研,現在慢慢地入門了。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我還是想在這條路上繼續精耕細作。”
圖為2022年覺龍莊園舉辦與上海、杭州、西安經銷商品酒會
2020年,覺龍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給覺龍莊園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下一步,覺龍莊園計劃建成以葡萄栽培為一產,葡萄酒釀造生產和銷售為二產,鄉村旅游為三產,一二三產融合的示范區。同時,積極打造“酒莊+住宿”的體驗式民宿樣板,帶動村民聯合打造桃花溝民宿集群,助力鄉村振興。對于未來,羅色江措豪情滿懷,他說:“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我也想把覺龍莊園打造成一個精品酒莊,努力做大做強,吸納更多的大學生和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梁俠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