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4月12日,“幸福西藏 滄桑巨變”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舉行,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西藏民主改革65年來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民主改革65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推動西藏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人均預期壽命由1951年的35.5歲提高到2021年的72.5歲,各族群眾健康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65年來,從極度缺少現代醫院到全面建成五級衛生健康服務網絡,西藏醫療衛生機構由民主改革前的43個增加到2023年的1821個,醫療機構床位數增至2.2萬張,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增加至3.34人,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二院支援的2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地拉薩,西藏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數超過1571萬、入院人數超過36.4萬,遠程醫療服務平臺覆蓋到全區每一個鄉鎮衛生院,群眾實現了不離鄉、不離土就能看病就醫的愿望。
65年來,西藏疾控體系從無到有,不斷完善,自治區、市(地)、縣(區)疾控局均已成立。確立了“10苗防11病”免疫策略,建立起免疫規劃監測管理體系和縣、鄉、村三級預防接種服務網絡,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90%以上,多種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包蟲病患者實現應治盡治;2012年全面啟動先天性心臟病免費救治工作,已救治7000余名患兒;碘缺乏病基本消除,大骨節病2018年以來無新發病例。
65年來,西藏的婦女兒童健康水平得到極大提升,從婦幼健康單項服務逐步擴展到覆蓋婦女兒童全生命周期,形成婚前、孕前、孕期、產后、兒童時期服務鏈,婦女“兩癌”免費篩查與適齡女生HPV疫苗接種扎實推進,越來越多的婦女兒童享受到優質保健服務。民主改革前,孕產婦主要靠土法接生,“兒奔生、娘奔死”,通過大力推行新法接生,實行五色管理等,孕產婦死亡率從1951年的5000/10萬降至38.63/10萬,嬰兒死亡率從1951年的430‰降至5.37‰,孕產婦住院分娩率提高到99.15%,婦幼健康核心指標持續向好。
65年來,藏醫藥事業得到全面發展。1986年以來,西藏自治區政府先后4次召開全區藏醫藥發展大會。國家中醫醫學中心(藏醫)掛牌籌建。全區建成1個自治區級、6個地市級藏醫醫療機構和41個獨立的縣區級藏醫機構。西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藏醫服務覆蓋率分別達100%、94.4%和42.4%;17家藏醫藥企業總產值超過31億元,“藏醫藥浴法”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四部醫典》列入“世界記憶(國際)名錄”。西藏藏醫藥已基本形成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六位一體”全面發展的新格局。
“這一切發展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根本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明顯優勢,根本在于全國各地的無私支援,根本在于西藏上下艱苦卓絕的接續奮斗。”西藏自治區衛健委黨組書記、副主任譚相東說。
譚相東說,我們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五個針對”要求辦好衛生健康民生實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不斷鞏固基層醫療衛生基礎,傳承創新發展藏醫藥事業產業,推動健康西藏建設再上新臺階,為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西藏網 記者/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