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青稞變身“金種子” 青海涉藏州縣涉藏州縣農業搭上“快車道”
圖為簽約儀式現場。孫睿 攝
25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與青海漢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訂單農業種植收購協議,使黑青稞變身“金種子” ,青海涉藏州縣農業也搭上“快車道”。
據稱多縣委書記尼瑪才仁介紹,青稞是青藏高原地區的主產作物,擁有3500年的種植歷史。稱多縣地處214國道沿線,該縣歷史文化厚重,民族特色濃郁,是“大美青海、天上玉樹”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歌舞之鄉”“馬術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民俗古村落之鄉”等美稱,又有多處摩崖石刻巖畫,農作物種類主要有青稞、小麥、洋芋、油菜、芫根與蔬菜等,黑青稞的種植歷史悠久。
一直以來,稱多縣因地理環境影響,傳統農業基礎薄弱,農牧民只能辛勤耕耘、靠天吃飯,農業產量不高、質量不高、效益不好,長期面臨發展滯后的難題,是抓好“一產”保增收的短板,也是農牧民群眾的一塊大心病。
為此,坐落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青海漢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青藏高原特有物種黑青稞精深加工企業。該公司引進日本生產技術,提取黑青稞中富集γ-氨基丁酸,現富集γ-氨基丁酸含量已達142mg/100g,截至目前已成為所有植物富集γ-氨基丁酸之冠。γ-氨基丁酸良好的輔助治療心腦血管等疾病效果、助眠及抗焦慮作用已為科學界廣泛認知。
前期,該公司已與海南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就黑青稞良種繁育、種植達成合作協議,此次協議的簽訂將加快推動全州農業發展。
根據協議約定,由該公司負責提供符合要求的黑青稞種子,監督指導農民科學種植,保證數量與質量,待收成后在先行扣除種子價款的基礎上,按約定質量、價格進行收購,稱多縣負責組織農民按要求種植,并進行生產管理及運輸。
統計顯示,2019年-2020年,該公司收購黑青稞6000噸,收購價達到6元/公斤,高出白青稞的價格每公斤3.6元,扣除黑、白青稞產量因素,每畝將為當地農牧民多增收300元。
據記者了解,此次協議的簽訂既保障了生產原料的供應穩定,又標志著稱多高原農業邁向市場化,實現了傳統種植業的高產高效,是農業產業化的首次嘗試,加快推進了農業現代化步伐,不斷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青稞產業科技研發取得新突破
青稞β—葡聚糖口服液、青稞葉麥綠素、青稞黑醋、青稞酵素餅干……時下,中國青稞主產區的青海,青稞產業正被科技研發所賦能,取得新突破。[詳細] -
青藏高原古老青稞產業之變:單一種植邁向大產業鏈
從歷史上“不加修飾”的農牧區餐桌主食,到時下精美藏式包裝的“第三極”伴手禮,如今青藏高原上的青稞產業正從單一種植向大產業鏈延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