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舟曲泥石流十周年:新生
7月15日,人們在舟曲縣老縣城的步行街上散步。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2010年8月8日,甘肅省舟曲縣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大量的房屋被摧毀、掩埋,滿目瘡痍。
十年后,舟曲在廢墟中重生、煥發新生機。
十年的時間里,舟曲在脫貧攻堅、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穩步構建,基礎設施建設大踏步向前邁進,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工程效果顯著,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的29%下降到2019年底的0.83%,一個綠色、現代、幸福的新舟曲正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7月17日,舟曲縣立節鎮拉溝村的村民在摘花椒。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這是7月15日在舟曲縣南峪鄉江頂崖山體滑坡治理點拍攝的一處技術監測設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這是7月15日拍攝的舟曲縣南峪鄉江頂崖山體滑坡治理點(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這是7月14日拍攝的舟曲縣老縣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0年8月13日拍攝的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受災核心區域(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下圖為2020年7月15日用無人機拍攝的位于受災核心區域的三眼峪山洪泥石流排導渠(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新華社發
這是7月15日拍攝的舟曲縣新縣城夜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0年8月11日,當地群眾在舟曲縣月圓村的泥石中搜救被埋人員(新華社記者 聶建江 攝);下圖為2020年7月14日拍攝的月圓村山洪泥石流排導渠(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新華社發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0年8月20日,盼望開學的小雪梅在受災群眾安置點的帳篷內(新華社記者 任正來 攝);下圖為2020年7月14日,雪梅(右)和母親、妹妹在一起(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新華社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甘肅省舟曲縣:盛夏時節畫中景
盛夏時節,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縣綠意盎然,風景宜人,藍天、白云、湖泊、草場組成一幅幅美麗的自然畫卷。[詳細] -
甘肅省舟曲縣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83%
今年是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十周年。記者從舟曲縣脫貧攻堅宣傳周啟動儀式上獲悉,舟曲的貧困發生率已從2013年的29%,下降到2019年底的0.83%。[詳細] -
甘肅舟曲葡萄產業成景似“江南水鄉” 興庭院經濟鋪致富路
近年來,在中組部幫扶下,土橋子村經過“千村美麗”示范村建設、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專業旅游村建設,以及“一十百千萬”旅游標桿村等項目的綜合實施,全村整體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