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氣象站建成運行
圖為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棲息的野生鳥類。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記者28日從青海省氣象局獲悉,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寒濕地生態氣象野外試驗站日前通過專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
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三江源核心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保護區之一,源于1984年設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是青海省第一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據介紹,隆寶高寒濕地生態氣象野外試驗站位于玉樹州玉樹市西北部的隆寶鎮,地處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外試驗站投入運行后將開展空氣溫濕度、風向和風速、降水量、氣壓、土壤溫濕度、土壤呼吸、土壤氧含量、四分量輻射、光合有效輻射、地表熱通量、三維風、水汽和二氧化碳及雪水當量等多要素自動化觀測,實時觀測數據將通過無線通訊模塊回傳至控制端。
同時,青藏高原由于其獨特的地理構造,其熱力作用會直接對大氣環流產生影響,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墊面為典型的高寒濕地,與其他下墊面的地氣交換過程具有較大差異。為此,該站的投入使用,氣象部門針對高寒濕地的生態氣象綜合觀測能力將得到明顯提升。
青海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氣象站的投運可為三江源國家公園乃至青海省模式產品改進、生態保護與生態系統功能穩定性監測評估等提供科學準確的數據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錄116只黑頸鶴集群
2020年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了8次鳥類調查,記錄黑頸鶴116只,發現黑頸鶴開始集群。[詳細] -
中國首個黑頸鶴繁殖保護地鳥類名錄創新高
據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新鳥類調查結果顯示,該保護區本年度新增物種7種,鳥類種數達到121種,鳥類數量再創新高。[詳細] -
中國首個黑頸鶴繁殖保護地:環境好壞由野生動物來“投票”
今年41歲的巴桑才仁是青海玉樹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他介紹說,建站的時候黑頸鶴只有22只,現在每年(遷徙至此)的黑頸鶴的數量在170至180只左右,最高的時候達到216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