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新青年扎西培楚的“創生活”
運營有兩個在當地小有名氣的本地公眾號,主理一家原生態藏餐廳,同時還是一家建筑設計事務所的項目總監建筑師。1995年出生的扎西培楚,雖算不上云南香格里拉最成功的藏族青年,但肯定代表雪域高原上的新生代。
——在曾經長期“靠天吃飯”的雪域高原,新一代藏族青年正憑借充分的教育機會、更廣闊的文化視野、更多樣的線上線下途徑,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以獨有的想象力走上創業致富路。
和大部分出生在香格里拉城區的孩子一樣,扎西在當地一直讀到高中,高考后離開家鄉到外地讀大學。因為喜歡歐美文化,他選擇中西聯合辦學的西交利物浦大學,學習城市規劃與設計。
在上大學前,扎西關注現代建筑遠多于藏式建筑。他會做西餐,卻不懂唐卡……不過,大學同學對藏文化的熱情,讓他開始了相關的思考。
“我們吃糌粑、喝酥油茶,我們熱愛自己的民族文化,我們骨子里流淌的就是藏族的血液。”2017年新年伊始,扎西和四個有共同想法的藏族大學生一拍即合,創辦公眾號“藏香galsang”。大家開始有意識地學畫唐卡、拉弦子、學藏文、騎行川藏線……并借助公眾號,分享他們學習、發掘藏族文化的過程。
“我們就想把這個過程分享出來,分享給同樣想要改變的年輕藏族,也分享給對藏文化感興趣的人。”扎西培楚說。
大學畢業后,扎西和許多外出求學的藏族年輕人一樣,選擇了回家鄉工作。不過,這一次,他并未和大部分人一樣考公務員,而是繼續走在發揚民族文化的創業路上。先是試水生態藏餐廳,后又致力于研究新鄉土建筑的發展。
“藏族人認為糧食是上天的恩賜,天上的鳥兒要吃,地下的蟲要吃,人不能獨占。所以老一輩種地都不用化肥和農藥。”扎西培楚說,每年秋收,村民還會留一小塊地不收割,給鳥兒、蟲子們吃。這讓他特別感動,決定做只用當地有機食材的生態餐廳。
如今,由扎西設計的兼具現代與傳統風格的藏餐廳“喀拉卡爾”,不僅備受當地藏族人喜愛,也成為外地游客體驗藏餐的首選地之一。
“家鄉的一位詩人曾說過:‘雪山本身有一雙眼睛,她看著我們,看我們在想什么,做什么。’在這個時代,需要為民族文化傳承出一份力的,恰恰是我們年輕一代。”在做餐廳之余,扎西和朋友們仍堅持在公眾號上分享他們的所思所想,并不定期舉辦文化沙龍、公益冬令營等活動,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
就在不久前,扎西的團隊又承接當地一個民宿設計項目。這一次,他們希望打造一個書院,復原小說《消失的地平線》里的“香格里拉之心”。
“新的一年,希望創造更多可能。”這是扎西的新年愿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此里吾姆創業記
2020年對于此里吾姆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她學會制作新的菜品,熟練掌握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銷售模式……更重要的是,她即將還清10萬元創業貸款。[詳細] -
藏族小伙在浙創業成功 設立基金助力少數民族同胞
秦旺仁增認為,企業發展了,企業家要心懷感恩之心不忘本。他目前擔任黃巖區少數民族聯誼會的會長,利用該平臺,他積極引導在黃少數民族群眾投身當地經濟建設。[詳細]